文档详情

基坑支护工程应急救援预案.doc

发布:2018-10-20约5.59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WORD文档可编辑 PAGE 技术资料专业分享 目 录 TOC \o 1-1 \h \z \u HYPERLINK \l _Toc478992330 一、编制目的 PAGEREF _Toc478992330 \h 2 HYPERLINK \l _Toc478992331 二、编制依据 PAGEREF _Toc478992331 \h 2 HYPERLINK \l _Toc478992332 三、预防与预警 PAGEREF _Toc478992332 \h 3 HYPERLINK \l _Toc478992333 四、基坑边坡常见事故应急处置 PAGEREF _Toc478992333 \h 3 HYPERLINK \l _Toc478992334 五、基坑支护施工各工序易产生安全事故处置 PAGEREF _Toc478992334 \h 7 HYPERLINK \l _Toc478992335 六、其它安全事故应急处置 PAGEREF _Toc478992335 \h 9 HYPERLINK \l _Toc478992336 七、 应急预案领导小组 PAGEREF _Toc478992336 \h 11 一、编制目的 为预防或减少潜在安全事故,有效避免各类事故给项目带来损失,使项目在面对重大突发事故危险时,对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等重特大事故的紧急情况,能迅速反应、快速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妥善处理,正确救护,有效控制事态发展,防止事故扩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尽快消除事故影响,确保各项工作能正常有序开展,针对基坑坍塌编制本事故应急预案。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5、《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6、《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 号) 7、《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GB/T28001-2001; 9、《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10、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GB/JGJ120-2012: 11、基坑工程内支撑技术规程DB11/940-2012: 12、国家、行业、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 三、预防与预警 1、危险源监控 (1)、安全部负责重大危险源信息的收集、调查、处理、统计、分析、总结和报告,建立生产安全事故监测、预警等资料信息。 (2)、各部门应当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有关规定,做好本部门事故预防工作,防止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重点监控,及时分析重点监控信息并跟踪整改情况,报公司安全保障部备案。 2、预警行动 针对生产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和突发紧急事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风险分析和安全评价工作,当发现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时,以隐患整改通知、通报等形式传递危险预警信息,并责令责任单位立即进行隐患整改,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复查,督促消除隐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实现事前预防控制、降低损失的目的。 四、基坑边坡常见事故应急处置 1、基坑变形过大应急措施? 如基坑变形超过设计报警值3mm,应立即通知土方单位停止开挖,用回填土进行反压,迅速卸载基坑上沿堆载物,密切监测基坑变形情况请设计单位出具加固方案。 2、围护桩支护体系破坏应急措施? 1)针对上部锚杆(索)失效引起桩顶位移过大甚至桩身向坑内倾倒? 应对措施:采取在失效锚杆(索)位置重新补加干作业成孔的预应力锚杆(索),并加大注浆压力注浆,或在失效锚杆(索)的位置增加斜撑。? 2)针对桩身嵌固过少引起坡脚破坏(俗称“踢脚”破坏)? 应对措施:采取在坡脚被动区堆载,边坡稳定后再在底部增补锚杆、支撑,或采取在坑内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对被动区土体进行加固等。 3)针对桩身强度不足引起桩身而折断? 应对措施:采取在桩后重新补加新桩或坡顶卸土的方法。 4)针对排桩和锚杆整体滑移破坏? 应对措施:首先在坡脚被动区堆载或加固,待变形稳定后再在桩身侧补加长的预应力锚杆或拉锚、内支撑的办法,如整体滑移较严重,则只能卸除滑移土方及支护结构,重新进行支护施工。? 5)针对流砂、涌土或坑底隆起失稳? 应对措施:常用的处理措施为立即停止基坑内的降水或挖土,也可进行坑内灌水、堆载反压,有条件时可配合坑外降水,待管涌、流砂停止后,再采取进一步处理措施,如压密注浆、被动区加固等。 3、基坑坡面垮塌应急措施? ①监测人员、安全员或第一目击者应立即大声呼叫,由安全员或施工队长通知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尤其要说明坍塌时是否造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