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改变传统的考试模式让考试减负增效.doc

发布:2017-05-12约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改变传统的考试模式 让考试减负增效 作者简介:石狮市永宁中学陈忠煜,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福建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福建省优秀班主任、福建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优秀成果一等奖获得者. 摘要: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推进,相应的教材、理念等都发生了变化,但与之配套的考试和作业方法却没有多大的改变,应试的考试,极易陷入题海战术、重复训练、挫伤兴趣。尽管如此学生仍不能得到系统的知识,达到理解和应用知识的目的,提高终身能力学习,相反学生“只知身在此山中,不知庐山真面目”。本文介绍一种“短、频、宜、快”的考试方法,既不难操作、又行之有效,能能减轻师生的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不是不要考试,相反对考试形式要求更高了,“考试是双刃剑,劣质的考试是扼杀学生智慧的刽子手,优质的考试把孩子引向快乐的天堂”,显然传统的考试与作业甑别功能过强,已不适用新课程的要求。本人介绍一种“短、频、宜、快”的考试方法,自认为符合新课程的要求,既操作不难、又行之有效,不但能减轻师生的负担,还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二、核心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核心就是——用精心编排的考试替代传统的考试和作业,采用“短、频、宜、快”方式进行。所谓“短、频、宜、快” 考试法就是每次考试的内容少些、考试的时间短些、考试的难度适宜、考试反馈快些;把学生害怕的传统考试和效果不大的作业变成 “短、频、宜、快”的考试,一种介于考试与练习之间的东西,既非考又非练,既是考又是练,用考的形式进行练习(为了便于说明以下称其为考试),安排在刚上课前进行。操作时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把众多的知识瓜分成小块,把难点问题分层设置;学完之后及时考,考完之后及时反馈纠正,这样既不漏掉要点,又使问题变得简单,既保证考试的量,又不至于让学生一次考烦、考怕,且总抱有希望,虽然新课程下没有更多的时间来考试,但本方法基本替代传统的考试与作业,因而练习少了,又能在课堂上进行,往往能大大的减轻学生的心里和生理负担,且遵循认知规律。 为了更好的说明问题,下面从应试教育的考试与本考试方法,举例比较说明: 应试教育方式出题:讲完平抛体运动一章后(教材新课程),进行一次单元测试,其中有关平抛运动部分出几个题目,一题如下: 例1、飞机在高出地面0.81km的高度,以250km/h的速度水平飞行。为了使飞机投下的炸弹落在指定的轰炸目标上,应该在离轰炸目标的水平距离多远处投弹? “短、频、宜、快”考试法出题:平抛体运动一节学完后,及时出题进行考试,题目如下: 例2:(1)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 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 运动;(2)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高出地面0.81km处抛出经多长时间落地? (3)如果该物体抛出时的速度为10m/s,则它在水平方向上运动了多长距离 (4)如果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高出地面为h抛出,它在水平方向上运动的距离 为s,则物体抛出时的速度为多大?(5)飞机在高出地面0.81km的高度,以2.5 ×102km/h的速度水平飞行。为了使飞机投下的炸弹落在指定的轰炸目标上,应 该在离轰炸目标的水平距离多远处投弹? 第一种方式是在完成一章内容后出题,考题内容很多,难度也大,考试时间也长,不但须专门安排时间考试,而且大多数学生都考不好。平时的练习不能太多,但是考试又难,一旦考下来既让学生害怕,又来不及补(因为要补的地方太多而丧失信心)。 而第二种方法由于采用“短、频、宜、快”的考试法(重要内容一节一练,次要内容多节一练),因此考试的次数虽频(与作业比较也不频),但每次考试时间短(10分钟左右),在考试面更广的前提下,每次考试的内容少了,考试难度小了,因而成绩更好。学生成绩既使不好,还会期待着下一次,因此这种考试方法的设置能让学生感兴趣、产生自信,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和补救,最大限度的发挥考试的激励、导向和反馈功能,符合人本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思想。 三、理论依据: 该练习方法把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把远目标变成一个个近目标,把难的目标进行分层设置,把模糊的目标变得具体,利用积小步而行千里,以过程换取的结果,以具体要求替代枯燥空洞说教、渺茫的理想……从而产生良好的效果。符合“近期目标效应”CER学习理论(其中C代表引起情绪的条件,E代表情绪,R代表反应行为)认为不同的条件C——产生不的情绪E——个体产生的结果R。而我认为这理论仅此不够,还应扩展成为CEARE学习理论。即给一个条件C——产生相应的情绪E——产生相应的行为A——产生相应的结果R——产生新的情绪E——影响下一个CEAR过程(或产生良性循环----树立信心;或产生恶性循环---反感、抵触)。 本方法正是希望通过短、频、宜、快的考试方式,给学生一个条件(设置不是很难同时又有效的考试,而且可以避免做作业),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