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特色专业建设工作总结报告【参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江 苏 省 特 色 建 设 专 业
工商管理专业建设工作
总结报告
扬州大学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专业
2009年10月
工商管理特色专业建设工作总结报告
扬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是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专业目录调整的要求,在原经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管理工程专业和原商业学院工商行政管理专业的基础上,于1998年重组而成,自1999年起招收四年制本科学生,至2009年已有七届本科毕业生。该专业2006年被江苏省教育厅遴选为省特色专业建设点。
该专业发展的新需求,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规范教学管理,强化教学基本建设,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对专业进行战略性、立体式的综合改革,。现将改革与建设情况作一总结。专业建设方案与工作目标的执行和完成情况围绕,建设具有特色、适应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进一步加大教学课件的建设,特别是网络课件建设,使本专业主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使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的比例达到0%以上建实验和实践教学基础平台。本专业在确定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点后,认真贯彻落实建设目标,以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先导,以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为主体,以教材建设、师资建设、实验室建设、课件建设以及实践基地建设等为保障,改革与建设的主要方面及所做的工作1、通过调查研究,科学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专业主动围绕经济发展的需要,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现代管理理论具有创新从事企管理系统掌握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与他人合作激励他人。
2、设计工商管理专业的制定了培养方案
面对社会对本专业学生的需求变化,提高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年制定教学计划、修订教学大纲专业的制定了培养方案。
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有四个层次,分别是基本认知能力训练、专项运作能力训练、综合运作能力训练、创新和创业能力训练。
(1)基本认知能力训练:重点解决学生对企业缺乏认识和管理体验不足的问题。通过对制造、服务行业的基本构成单元、业务流程、系统设计原则的认知,理解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系统和财务系统在不同行业中的基本特征,感悟和理解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专项运作能力训练:通过对制造、服务行业中典型子系统的运作训练,使学生感悟和理解运作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3)综合运作能力训练:通过对制造、服务行业中一个典型企业系统的综合运作训练,使学生感悟和理解运作管理的方法体系和应变技巧,提升学生对运作管理创新的感悟和理解。
(4)创新和创业能力训练:学生自选产品、自组团队,设计产品竞争与生产战略,沿着从综合到基本的路线,自上而下的系统训练,这一层次的训练重点是从运作角度对企业系统和各子系统的设计提出功能要求。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流程
认知实习根据总的(四年)教学规划确定认知实习的具体时间(周次),由系(所)负责人或其他教师与实习单位取得联系,再确定实习带队教师并落实交通方案,在组织学生参观、见习后,进行工作总结。流程如图3所示:
专业实习由专业课任课教师制定实习方案,对实习的目的、任务、实习内容和行动方案等做出详细说明,交该专业课课程组进行评审,通过评审后联系和落实实习单位,组织学生进行实习,最后进行总结。流程如图4所示:
创业与创新实践有商业创业项目、社会(企业)调研项目、学术创新项目等。创业与创新实践指导流程如图5所示:
3、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以为根本目标,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市场对人才综合素质、知识结构的需求,以及定位和办学条件,推进与企业行业深度融合形成了校企结合、顶岗实习、合作共赢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打破传统课程结构,推行模块教学注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训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进人才,鼓励专业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学位通过“内扶外引”,大力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了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能胜任本专业教学、科学研究所需的教师队伍。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提高学历层次对新的教师,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指派一名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老年教师担任指导教师根据特点,制订培养计划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包括省内、校办内举办的学术活动,也包括在其他省市召开的全国性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访问我院,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开阔教师的学术视野。力进行实验室、实习基地及科研实践平台的建设近几年来,实验教学的硬件、软件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560M2,拥有万元以上仪器设备合计125台(件),仪器设备值合计643万元。所有实验室都与校园网相联,全天候开放,学生可随时上互联网查阅资料。承担着电子商务、、证券投资学、统计学、会计电算化、ERP及其他相关课程的实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