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开创外交新局面”-PPT课件.ppt

发布:2022-07-18约2.34千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会议大厦的玻璃!”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我国第一颗氢弹 东方红一号 南京长江大桥 ③美国霸权地位衰落 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②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力量加强 1971年26届联大 (2)恢复 (1)原因 (3)意义 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2007年1月12日,联合国对美国和英国提出的有关缅甸问题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举手投反对票,该决议草案未能获得通过。 ? 二、中美关系正常化 1.试探之旅-- “乒乓外交” 1971年4月,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会见格雷厄姆·斯廷霍文率领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次来访的美国代表团。这就是著名的“乒乓外交”。 中美关系“解冻”当时正需要一个契机。毛泽东和周恩来得知庄则栋和美国队员交往的事后十分重视,当即拍板,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由此开始了“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 ”。 乒乓球在中美建交史上扮演了?°破冰者?±的角色。而庄则栋是?°乒乓外交?±中的关键人物。 周恩来总理接见美国乒乓球代表团 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 2.旋风之旅-- 基辛格秘密访华 基辛格秘密访华时与周恩来握手 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半钟,但却成了20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 3.破冰之旅—尼克松访华 “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2年没交往了呵!” —周恩来 一次握手,跨越了最辽阔的海洋; 一次旅行,破除了最深厚的坚冰; 一份公报,震撼着世界的格局。 这一切都发生在短短的七天, 1972年2月21日至28日, 改变世界历史的七天。 ——尼克松访华 “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2年没交往了呵!” ——周恩来 “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 4.1979年1月1日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79年1月,邓小平访问美国,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第一次访问美国,在中美关系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 材料一: 十年后,到中国在核武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的时候,我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了。我们必须与他们有比今天更多的联系。 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尼克松讲话 材料二: 20世纪60年代后期,世界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苏联军事力量、综合国力迅速增长;长期的越南战争导致美国经济衰退;西欧和日本的崛起,美国的霸权地位日趋衰落。 材料三: 1969年3月,苏联军队入侵乌苏里江主河道中国一侧的珍宝岛,中苏军队发生激烈交火,珍宝岛之战将已经恶化的中苏关系降到了冰点,中苏边境地区剑拔弩张,大规模军事冲突有一触即发之势。 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1)美国: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遏制和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 与苏争霸处于守势地位 美国经济增长趋缓,又陷于越南战争的泥潭 (2)中国: 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 利于改善国际地位 利于解决台湾问题 是中美两国国家利益共同要求的结果 在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双方关注的焦点问题是什么?中国在此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是怎样的? (1)双方关注的焦点问题是:台湾问题。 (2)中国的基本立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三、中日邦交正常化 ?°言必信,行必果?± 1972年9月29日周恩来总理和田中角荣在北京签署中日联合声明,中日两国之间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72年9月,毛泽东主席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田中访华期间,两国政府首脑签署了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 中日关系改善的意义: 结束了中日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对于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 日建交的影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