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通信工程专业(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本科培养方案
(201级执行)一、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2.具有从事通信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服务等工作所需的数理知识和其它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3.掌握通信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4. 系统掌握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5. 具有设计、开发、调测、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的基本能力;
6. 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7. 了解通信与信息行业的相关政策及法规;
8. 了解通信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
9.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10. 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11. 具有规范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
12. 具有良好的外语阅读语翻译能力。
13. 具有运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学制与毕业要求
学制:四年。
毕业要求:学生应修满规定的学分,德、智、体达到学校规定的毕业要求,方能毕业。
三、授予学位
授予学位:学学士。
四、课程设置
学 时 分 布 学 分 分 布 学时数 比例(%) 学分数 比例(%) 分类 小计 分类 小计 分类 小计 分类 小计 公共基础课程 必修 860 1033 34.4 41.3 43 54 26.7 33.5 选修 173 6.9 11 6.8 学科基础课程 必修 707 707 28.3 28.3 42 42 26.1 26.1 学科专业
方向课程 必修 268 760 10.7 30.4 17 49.5 10.6 30.8 选修 492 19.7 32.5 20.2 集
中
实
践
课
程 军事训练 、生产劳动 必修 5周 26周 1 15.5 0.6 9.6 毕业论文、毕业实践、课程设计、学年论文、社会实践 21周 12.5 7.8 创新活动、能力素质实践等 选修 2 1.2 合 计 总学时:2500 总学分:161 必修学时:1835
所占比例:73.4% 必修学分:117.5
所占比例:73% 五、集中实践课程教学安排说明
1. 课程设计安排在第2~6学期, 每学期1周,0.5学分,合并计入相应课程学分。
2. 毕业实习(6周)、毕业设计(10周)安排在第7、8学期进行。
3. 军训、入学教育、生产劳动、毕业教育等按学校统一安排进行。
4. “形势与政策”结合政治学习教学和考核,不计入总教学时数。
5. 创业教育及专业素质能力实践2学分,贯穿2至7学期,从以下项目中任选2学分:
①听通信前沿技术讲座。(1学分)。评分标准:听5次,每次写300字以上的心得。
②对通信运营商(比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在省内的运营情况进行调研,了解主流通信技术的应用情况(1学分)。对省内电子通信企业进行调研,掌握通信技术发展动向。(1学分)
评分标准:写1000字以上的调研报告,包括网络结构与覆盖、用户情况、使用传输技术和接入技术的种类,数据流量,控制技术等。
③在正式刊物上发表论文。
评分标准:每篇2分。
④信息技术国家级二级及以上认证证书(如:如全国计算机等级四级)。
评分标准:国家承认的证书每证1学分。
⑤有创业项目并实施(比如开公司或实体)。
评分标准:有执照或相关证明,每项2分。
⑥参加校内外素质能力竞赛活动并获奖。(1学分)。
评分标准:每证1分。
⑦参加电子大赛、建模大赛等有一定影响的赛事。(1学分)。
评分标准:获奖或有公共机构证明材料。
⑧参加公益活动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如抗震救灾等。(1学分)。评分标准:有公共机构证明材料。
⑨参加考研。评分标准:总分过国家线给1学分,收到面试通知再给1学分。
⑩创新创业项目及课题。
评分标准:申请并完成省级以上创新创业项目或课题给2学分,申请并完成校级创新创业项目及课题给1学分
六、各学年周数总体安排表
各学年周数安排表
学年 学期 课堂
教学 复习考试 教育
或
毕业实习 教育
或
专业
见习 课程设计或
实践 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 机动与
生产劳动 军训
入学教育、毕业教育 寒假暑假 小计 一 1 1.5 1.5 3.5 11 52 2 16 1.5 1 1.5 二 3 1.5 1 1.5 11 52 4 16 1.5 1 1.5 三 5 1.5 1 1.5 11 52 6 16 1.5 1 1.5 四 7 1.5 6 1.5 11 52 8 6 1.5 10 1 1.5 合 计 12 10 5 10 5 44 208 七、各学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