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复习2〔政治必修三〕.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09·广东文基)“入乡随俗”表明了( ) A.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B.优秀文化取代落后文化 C.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D.不同的文化具有共同性 注意: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多元性的区别。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指人类文化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 文化的多元性是指文化的来源和性质以及指导思想上的差异。 (2009·广东)“信”是我国历史上儒家倡导的“五常”之一,今天我们仍然提倡“诚信”,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A.较大的包容性 B.较强的保守性 C.相对的稳定性 D.鲜明的民族性 汤姆叔叔的小屋》,是美国著名作家斯陀夫人的一部现实主义作品。斯陀夫人出生于北美一个牧师家庭,曾做过哈特福德女子学院的教师。她目睹黑奴在奴隶主残酷压迫下的悲惨命运,心生怜悯之情。在此启发下,她亲自到南方了解真实情况,决定以自己的方式参与解放黑奴的战斗中,于是写成了《汤姆叔叔的小屋》 。这本小说对美国社会的影响巨大,唤醒民众反对蓄奴制以及推动废奴运动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世界各地被压迫民族的觉醒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在南北战争爆发的初期,当林肯接见斯托夫人时,曾说到:“你就是那位引发了一场大战的小妇人。”后来,这句话为众多作家竞相引用。 考点4: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1、决定性因素: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2、重要因素: 社会制度的更替、科学技术、思想运动、教育活动 3、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作用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重要角色。 应用: 1、以我国的四大传统民族节日为例,谈谈应如何看待传统习俗的价值,说明传统文化的特征。 2、以经典格言、名言警句为例,说明应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3、以我国的书法、美术、音乐艺术的流传为例,说明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进而说明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09·江苏)2008年2月,江苏省教育厅积极落实教育部的要求,安排南京、苏州等8个市作为京剧进中小学课堂的首批试点市。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活动的依据是 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传统文化是健康有益的 ③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源泉 ④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小结1.全面理解文化继承(纵向) (1)是什么:传统文化的继承表现在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的继承。 (2)为什么: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相对稳定性、民族性。②传统文化的作用。 (3)怎样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增强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小结2.全面认识教育的作用 (1)教育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是一种综合的力量,其中科技和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3)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09·福建)某校高二(1)班的同学在以“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变革”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结合当前社会现实,展开讨论。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有关问题。 曹参任汉相三年,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规治理国家,主张清静无为不扰民,使汉初社会凋敝残破的局面得以改观,史称“萧规曹随”。此后的“文景之治”又相继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使国力日益增强。汉武帝凭借丰富的物质积累和稳固的统治基础,开疆拓土,实施改革,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成就了西汉盛世。 甲同学:“萧规曹随”反映曹参推崇的是“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他以“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所以,我国政府也应“无为而治”。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答案要点: (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立足社会实践,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3)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守旧主义”。 注意 应全面分析,既要正面立论,说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和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又要批驳错误,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守旧主义”。 三、文化创新: (3)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文化创新的意义 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创新与借鉴、融合 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考点1、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社会实践 哲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