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路土基回弹模量与弯沉值换算公式的探讨 (1).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维普资讯
‘ 34·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路基工程 2005年第4期 (总第 121期)
对公路土基 回弹模量与弯沉值换算公式的探讨
柳爱群 刘志忠 杨 中
(1,鲁东大学交通学院 山东烟台 264025;2,河北省张家I:51市交通局)
摘 要 研究了各相关规范中回弹模量与弯沉值换算公式和标准要求,通过分析比较,明确
了换算公式的适用范围和在使用中误差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土基回弹模量值的标准和建立地
区性回弹模量与弯沉值换算公式的建议 。
关键词 土基 回弹模量 弯沉值 换算
件等原因,有时不可能进行。所以,规范提出了以
1 现状 测定弯沉值 来换算回弹模量 值的方法。自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 (以下 1985年施行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规范JTJ034—85)
简称 《沥设规范》 以路面设计弯沉值为基础,建 (以下简称 《基层规范》)至今,发现一些值得探
立起 了整套柔性路面设计方法,并已沿用多年。模 讨的问题。各规范中有关弯沉值 f0和回弹模量
量、变形、强度三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参数,从 值的表述见表 1。
理论上讲,可以相互换算。但由于土基是比弹性体 1 D
表 1中序号①公式 = (1一 ) ,在
要复杂得多的弹塑性体,且各种土质的力学性能相 ‘0
差很大,要想用一个公式来表达此种关系,其误差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059—95) (以下
肯定较大。对各种材料的回弹模量 值,可以从 简称 《测试规程》)条文说明中,明确指出引 自
室内试验结合经验来决定,误差不会太大。但作为 1986年柔性路面设计规范附录十三,原公式 =
基础的路基回弹模量 值,却不容易定得很准确。 0.25是用于整层路面的。现公式对 值未具体规
承载板的现场测定比较复杂,而且因设备、自然条 定,但指明须 “根据部颁路面设计规范的规定选
超固结等组成。目前强夯法的施工沉降主要靠试夯 黏土地基的 “先轻后重、逐级加能、少击多遍、
得出,如何根据理论计算也是今后待解决的问题。 逐层加固”的夯击方式,确立了以不破坏土体宏
(2)软黏土地基强夯必须关注如何降低孑L隙 观结构为原则的收锤标准,形成了能够有效抑制孔
水压和增大有效深度 。然而两者有所矛盾,增加加 压上升,加速孑L压消散 ,防止土体液化,增强强夯
固深度,要求增加能量,而增加能量,按常规工艺 效果,降低能耗的一整套强夯新工艺。
会增大孔压 。当前软黏土地基强夯处理效果不佳的 (3)强夯法宜用于软基处理要求施工期短缺
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由于夯击能量不足,有效加 少预压时间、或者缺少预压荷载、软土层较浅、宽
固深度不够,下部土体未完成固结沉降;二是由于 大场地排水不易等情况,特别是在上覆杂填土或大
强夯使上部软黏土结构性破坏,不仅降低 了强度, 块石的地基。对于一般在正常条件下处理的软基,
还大幅度降低了渗透性;三是当前规定的强夯工艺 强夯法 由于同样需要结合砂井及垫层,所以处理费
不适应软黏土地基强夯特点,导致地基中孔隙水压 用比普通填土预压措施要贵,但它 比复合地基便
力居高不下而形成 “橡皮土”。针对上述原因,采 宜,施工也方便。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