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ppt
探究外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速度的关系.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总结出做功与物体速度平方的正比关系.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二、实验原理1.不是直接测量对小车做功,而是通过改变橡皮筋条数确定对小车做功W、2W、3W….2.由于橡皮筋做功而使小车获得的速度可以由纸带和打点计时器测出,也可以用其他方法测出.这样,进行若干次测量,就得到若干组功和速度的数据.3.以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纵坐标,小车获得的速度为横坐标,作出W-v曲线,分析这条曲线,可以得知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与小车获得的速度的定量关系.实验器材小车(前面带小钩)、100g~200g砝码、长木板,两侧适当的对称位置钉两个铁钉、打点计时器及纸带、学生电源及导线(使用电火花计时器不用学生电源)、5~6条等长的橡皮筋、刻度尺.图实-1-1实验步骤按如图实-1-1所示将实验仪器安装好,同时平衡摩擦力.车获得的速度v1,设此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W1,将这一组数据记入表格.2.先用一条橡皮筋做实验,用打点计时器和纸带测出小一次相同,这样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W2,测出小车获得的速度v2,将数据记入表格.3.用2条橡皮筋做实验,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与第速度,记入表格.4.用3条、4条…橡皮筋做实验,用同样的方法测出功和五、数据处理1.测量小车的速度:实验获得如图实-1-2所示的纸带,为探究橡皮筋弹力做功和小车速度的关系,需要测量弹力做功结束时小车的速度,即小车做匀速运动的速度,应在纸带上测量A1、A2间的距离s,则小车速度的表达式为v=(T为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图实-1-22.实验数据记录橡皮筋条数位移x/m时间t/s速度v(m·s-1)速度平方v2(m2·s-2)?3.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在坐标纸上(图实-1-3)画出W-v和W-v2图线(“W”以一根橡皮筋做的功为单位).?4.实验结论:从图象可知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为W∝v2.图实-1-3六、注意事项平衡摩擦力很关键,将木板一端垫高,使小车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摩擦阻力平衡.方法是轻推小车,由打点计时器打在纸带上的点的均匀程度判断小车是否匀速运动,找到木板一个合适的倾角.测小车速度时,纸带上的点应选均匀部分的,也就是选小车做匀速运动状态的.橡皮筋应选规格一样的.力对小车做的功以一条橡皮筋做的功为单位即可,不必计算出具体数值.小车质量应大一些,使纸带上打的点多一些.误差的主要来源是橡皮筋的长度、粗细不一,使橡皮筋的拉力做功W与橡皮筋的条数不成正比.01利用打上点的纸带计算小车的速度时,测量不准带来误差.03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时倾角过大.02七、误差分析实验改进本实验中物体运动的速度可以使用速度传感器直接采集,比用打点计时器方便快捷且误差较小;实验情景也可加以改进,如研究物体以不同的初速度沿粗糙水平面滑动的距离,得出物体的初动能大小与克服摩擦力做功的情况,这时必须保证物体与水平面上各处的动摩擦因数相同.(2009·安徽高考)探究力对原来静止的物体做的功与物体获得的速度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实1-4所示,实验主要过程如下图实-1-4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W、2W、3W……;01分析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求出小车的速度v1、v2、v3……;02作出W-v草图;03分析W-v图象.如果W-v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W∝v;如果不是直线,可考虑是否存在W∝v2、W∝v3、W∝等关系.04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有一项不正确,它是______.本实验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W、2W、3W、……所采用的方法是选用同样的橡皮筋,并在每次实验中使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保持一致.当用1条橡皮筋进行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W,用2条、3条……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是2W、3W……小车运动中会受到阻力,补偿的方法: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一条记录纸带.纸带上打出的点,两端密、中间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没有使木板倾斜或倾角太小.根据记录纸带上打出的点,求小车获得的速度的方法是以纸带上第一点到最后一点的距离来进行计算.[答案]D[解题指导]放开小车之后,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开始加速运动,等到橡皮筋与小车分离之后,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本实验中测的速度是小车匀速运动的速度,而不是整个过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