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三直流电动机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项目三 直流电动机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项目概述] 直流电机是电能和机械能相互转换的旋转电机之一,应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能量转换。将机械能转变为直流电能的电机称为直流发电机;将直流电能转变为机械能的电机称为直流电动机。直流发电机可作为各种直流电源。直流电动机具有宽广的调速范围、平滑的调速特性、较高的过载能力、较大的起动和制动转矩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对起动和调速要求较高的生产机械。
直流电动机作为原动机带动各种生产机械工作,向负载输出机械能电动自行车,电脑风扇、收录机大型轧钢设备、大型精密机床、矿井卷扬机、市内电车、电缆设备许多工业部门直流电动机直流电动机
直流电动机和直流发电机的结构基本是相同的,即都有可旋转部分和静止部分。可旋转部分称为转子,静止部分称为定子,在定子和转子之间存在着空气隙。小型直流电动机结构如图3—1所示,其剖面结构如图3—2所示。
图3—1 小型直流电动机的结构 图3—2 小型直流电动机的剖面结构
1、定子部分
定子的作用,在电磁方面是产生磁场和构成磁路,在机械方面是整个电机的支撑,定子由磁极、机座、换向极、电刷装置、端盖和轴承组成。
(一)主磁极
主磁极的作用是产生恒定、有一定的空间分布形状的气隙磁通密度。主磁极由主磁极铁心和放置在铁心上的励磁绕组构成。主磁极铁心分成极身和极靴,极靴的作用是使气隙磁通密度的空间分布均匀并减小气隙磁阻,同时极靴对励磁绕组也起支撑作用。为减小涡流损耗,主磁极铁心是用1.0~1.5mm厚的低碳钢板冲成一定形状,用铆钉把冲片铆紧,然后再固定在机座上。主磁极上的线圈是用来产生主磁通的,称为励磁绕组。主磁极的结构如图3—3a所示。
当给励磁绕组通入直流电时,各主磁极均产生一定极性,相邻两主磁极的极性是N、S交替出现的。
(二)机座
直流电机的机座有两种形式,一种为整体机座,另一种为叠片机座。整体机座是用导磁率效果较好的铸钢材料制成的,该种机座能同时起到导磁和机械支撑作用。由于机座起导磁作用,因此机座是主磁路的一部分,成为定子铁轭。主磁极、换向极及端盖均固定在机座上,机座起支撑作用。一般直流电机均采用整体机座。叠片机座是用薄钢板冲片叠压成定子铁轭,再把定子铁轭固定在一个专起支撑作用的机座里,这样定子铁轭和机座是分开的,机座只起支撑作用,可用普通钢板制成。叠片机座主要用于主磁通变化快,调速范围较高的场合。
(三)换向极
换向极又称为附加极,其结构如图3—3 b所示,换向极安装在相邻的两主磁极之间,用螺钉固定在机座上,用来改善直流电机的换向,一般电机容量超过1kW时均应安装换向极。
换向极是由换向极铁心和换向极线圈组成。换向极铁心可根据换向要求用整块钢制成,也可用厚1~1.5mm厚钢板或硅钢片叠成,所有的换向极线圈串联后称换向绕组,换向绕组与电枢绕组串联。换向极数目一般与主极数目相同,但在功率很小的直流电机中,只装主极数一半的换向极或不装换向极。换向极极性根据换向要求确定。
图3—3 直流电机主磁极和换向极结构
a)主磁极结构;b)换向极结构
(四)电刷
电刷装置的作用是通过电刷和旋转的换向器表面的滑动接触,把转动的电枢绕组与外电路连接起来。电刷装置一般由电刷、刷握、刷杆、刷杆座和汇流条组成,电刷的结构如图3—4所示。电刷是用石墨制成的导电块,放在刷握内,用弹簧以一定的压力将它压在换向器的表面上。刷握用螺钉夹紧在刷杆上,刷杆装在一个可以转动的刷杆座上,成为一个整体部件。刷杆与刷杆座之间是绝缘的,以免正、负电刷短路。
(五)端盖
电机中的端盖主要起支撑作用。端盖固定在机座上,其上放置轴承支撑直流电机的转轴,使直流电机能够旋转。
图3—4 电刷的结构
2 转子部分
转子又称电枢,是电机的转动部分,其作用是感应电势和产生电磁转矩,从而实现能量的转换,转子由电枢铁心、换向器、电机转轴、电枢绕组、轴承和风扇组成。
(一)电枢铁心
电枢铁心的作用是通过磁通(电机磁路的一部分)和嵌放电枢绕组。为减小当电机旋转时铁心中的磁通方向发生变化引起的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电枢铁心用0.35mm或0.5mm厚的硅钢片叠成,叠片两面涂有绝缘漆。铁心叠片沿轴向叠装,中小型电机的电枢铁心通常直接压装在轴上;在大型电机中,由于转子直径较大,电枢铁心压装在套于轴上的转子支架上。
电枢铁心冲片上冲有放置电枢绕组的电枢槽、轴孔和通风孔。图3—5所示为小型直流电机的电枢冲片形状和电枢铁心装配图。
图3—5 电枢冲片和电枢铁心装配图
(二)换向器
换向器又称为整流子,对于发电机,换向器的作用是把电枢绕组中的交变电动势转变为直流电动势向外部输出直流电压,对于电动机,它是把外界供给的直流电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