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核生物的转录.ppt
3、SextamaBox与PribnowBox的功能:(2)、-10区序列的突变不影响转录闭合复合体的形成,但是其向转录开放复合体的转变变慢。(1)、两个区功能的研究方法:利用碱基突变来验证序列功能。该结果表明,-10区序列组成了启动子的“解旋域”(Unwindingdomain)。第30页,课件共62页,创作于2023年2月(3)、-35区序列的突变使转录闭合复合体的形成速度减慢,但并不抑制其转变为转录开放复合体。因此-35区序列的功能是为RNA聚合酶的识别提供信号,因此,可以将-35区序列看作是“识别域”(Recognitiondomain)。第31页,课件共62页,创作于2023年2月(4)、?SextamaBox与PribnowBox间距17bp,有利于RNApol启动17bp的间距较17bp的序列特异性对转录更为重要(5)、SextamaBoxorPribnowBoxmut.→转录率下降100XSextamaBoxandPribnowBoxmut.→转录率下降1000X第32页,课件共62页,创作于2023年2月4、Promoter与δfactor间的作用●二者结合的专效性决定了某个启动子是strongpromoter还是weakpromoter第33页,课件共6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与标准启动子序列同源性愈高→启动强度愈大与标准启动子序列同源性愈低→启动强度愈小若与标准启动子序列差异很大→则由另一种δ因子启动E.coli;4δfactor→recognition4promotersBacillus;10δfactor→recognition10promoters第34页,课件共6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原核生物基因转录的起始过程:1、全酶结合到启动子序列上,形成一个闭合(Closed)的二元复合物而开始反应;2、与酶结合的一小段DNA序列的“溶解”导致了闭合复合体转变为开放(Open)复合体。对于强启动子来说,闭合复合体向开放二元复合物的转变是不可逆转的。(一)、转录的起始:第35页,课件共62页,创作于2023年2月3、第三步是最开始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连接。在它们之间会形成一个磷酸二酯键,这样,所产生的三元复合物(Ternarycomplex)就包括RNA、DNA、聚合酶。4、当起始过程完成后,聚合酶释放出σ因子而转变为核心酶,后者和DNA、新生RNA组成延伸三元复合物。接下来加入的前九个核苷酸,聚合酶是一直不移动的,产生一条短RNA链,直到九个碱基为止。九个碱基中的任何一个加入后,聚合酶都有释放RNA的可能性,导致流产起始(Abortiveinitiation)。但流产起始之后聚合酶又开始合成第一个碱基。流产起始常常产生一系列短的寡聚核苷酸(2~9个碱基)。第36页,课件共62页,创作于2023年2月总结:转录的起始转录延伸之前,RNA聚合酶要经过数个步骤。闭合二元复合物转化为开放二元复合物,开放二元复合物再转化为三元复合物。第37页,课件共6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起始过程中的RNA聚合酶的形态变化:1、当RNA聚合酶全酶最初结合到DNA上时,它覆盖了从-55到+20大约75~80bp的长度。第38页,课件共62页,创作于2023年2月2、伴随σ因子的失去,聚合酶与-55到-35的结合也失去,仅剩下约60bp的DNA被聚合酶所覆盖。这说明:启动子的上游部分仅参与RNA聚合酶的起始识别,起始以后便不再起作用。第39页,课件共62页,创作于2023年2月3、当RNA链延伸到15~20个碱基时,酶会发生进一步的形态变化,转变成负责转录延伸的复合体,仅覆盖30~40bp长度。第40页,课件共62页,创作于2023年2月RNA聚合酶首先与-55到+20之间的区域接触,当σ因子解离下来后,核心酶与-30左右的序列结合。接着核心酶向前移动,结构逐渐致密并最终形成延伸复合物。总结:转录起始过程中复合物的变化象蠕虫一样移动第41页,课件共62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转录的延伸:σ因子释放后,进入链的延长阶段1、RNA合成在一个“转录泡(Bubble)”中进行,在转录泡中,DNA被瞬间分离成单链,其中一条被作为RNA合成的模板。当RNA聚合酶沿DNA移动时,空泡也随之移动。第42页,课件共62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