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A-2021-2-027《智能无人集群系统参考架构》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
团体标准报批资料
团体标准《智能无人集群系统参考架构》(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编制背景
根据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2021年第二季度第三批的团体标准制修
订项目的通知,团体标准《智能无人集群系统参考架构》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国
防科技大学负责组织制定,其项目计划号为CESA-2021-2-027。
2.参编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北京
神舟航天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参加了本标准的
编写。
其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根据标准编制组的任务分工,负责标准相
关资料的搜集和调研、标准框架编制、标准内容起草、反馈意见整理等工作。
3.编制范畴
本文件定义了智能无人集群系统参考架构及各组成部分的基本功能,适用于
指导群体资源协作及群体智能行为需求的各类智能无人集群系统参与者,给出不
同系统与计算、存储、网络、数据等资源进行互联互通、协作共享时的智能无人
集群系统参考架构。
标准技术内容分为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定义和缩略语、参考架构概
念、参考架构插件及机制共5个部分,核心内容为参考架构概念和参考架构插件
及机制两个章节。
4.编制过程
标准编制过程分为:工作组成立、标准研究和实践、标准草案编制三个阶段。
2019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等多家国内产学研用单位
共同发起启动《智能无人集群系统参考架构》标准的研制工作,并由中国人民
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智能无人集群系统标准组负责开展草案编写工作。
团体标准报批资料
2019年12月9日智能无人集群系统标准组组织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
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召开标准编写评审会议。标准
参与单位对标准草案的研制思路、标准框架、标准内容等进行了详细深入的讨论。
2021年5月10日-11日,智能无人集群系统标准组组织中国电子技术标准
化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大学、
北京神舟软件公司召开标准编写评审会议。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专家董
建、赵坤、徐洋,北京大学专家赵俊峰研究员对标准内容进行质询,确定了下一
步标准编写工作主要任务与方向。
2021年5月-7月确定本标准的框架和实质内容,并完成草案编制。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主要内容的论据及解决的主要问题
1.标准编制原则
本标准编制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
目前,智能无人集群系统广泛应用于军事、工业、农业、商业等领域,随着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其应用领域将进一步得以拓展。因此,本标准在制定时,
既参考和借鉴了国内外各类无人系统相关标准的有关内容,同时也充分考虑了当
前我国智能无人集群系统行业的实际应用需求,确保标准内容合理正确,能够全
面客观地反映我国智能无人集群系统技术的基本特征和技术水平,以保证标准的
科学性。
2)适用性原则:
本标准制定过程中,充分了解和调研了当前智能无人集群系统及相关行业的
技术水平、应用现状及应用需求,同时深入分析和研究了现行的智能无人集群系
统相关参考架构标准,明确了本标准作为团体标准的技术内容定位,既保障了标
准的可操作性性和适用性,也满足各行业对智能无人集群系统参考架构的规范性
要求。同时,在标准编制工作中,采用了编制、测评、修改、实践的工作路径,
提高了标准的实用性。
3)兼容性原则:
作为智能无人集群系统系列标准之一,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保持了与其他相
关标准(如GB/T12643-2013《机器人与机器人装备词汇》、GB/T36239-2018
团体标准报批资料
《特种机器人术语》、GB/T5271.9-2001《信息技术词汇第9部分:数据通信》、
GB/T5271.31-2006《信息技术词汇第31部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相互
协调统一,同时也与现有相关行业标准在基本技术指标和技术要求上保持统一,
避免新制定标准与已经发布实施的相关标准之间出现冲突和矛盾,确保本标准与
相关标准的协调统一。
2.确定主要内容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