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层次性递进式的提问在实际活动中的运用.doc

发布:2016-12-22约1.92万字共4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层次性递进式的提问在实际活动中的运用 寿光市北关幼儿园 刘玉芳 教师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把难度较大的问题分解成易理解的几个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幼儿向思维的纵深发展,如《西瓜越变越小》,老师采用变魔术的方法:以一个游戏为线-“西瓜变变变”贯穿始终,从西瓜的三种变化,来引导幼儿充分想象和表达西瓜皮象什么?第一步:“你们看!西瓜开始变了,变变变——老师轻轻的把西瓜切成两半,启发幼儿想像:你们看它像什么?”有的幼儿说像顶帽子,有的幼儿说像座小山,还有的幼儿说像个屋顶。接着问:小动物们看见了半个瓜皮,它们又会把它当成什么呢?为什么?有的说:小蚂蚁要过河,会把它当作小船。有的说:小兔要出去采蘑菇,会把它当作小篮子。还有的说:天气太热了,毛毛虫会把它当帽子。孩子结合已有的经验想像表达,用身体动作来表达。盆·瓢·碗·头盔……孩子思维活跃。第二步:“你们看!西瓜开始变了,变变变——老师用刀子把西瓜切成八半或十六半,开成一朵花样,启发幼儿想像它像什么?”第三步:“你们看!”变变变——西瓜开始变了,轻轻把西瓜打开呈现一小块,看他像什么?活动中,通过层层递进的设问,以”整体-部分”的渐变过程,调动幼儿的思维兴趣,展开广阔思维空间。 在活动中注意体现创新思维的多种方法。扩散思维活动、想办法、创新想象与操作活动。由一点向多点发散思维活动、模仿活动。在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究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倾听、想象、学一学、说一说,做一做等多种感官参与的情况下,采用体验法,尝试法来充分体验和感受到创新思维活动的乐趣。在实际操作中,老师从多方位地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有利于突破活动中的重点,从而培养孩子的创新想象能力。 优秀孩子培养感悟 优秀孩子培养感悟 一 开篇碎语 这篇育儿经验点滴,是应几位同事朋友的要求所作的,他们认为我在育儿方面有点成绩,希望我写点经验和感悟,供他们参考借鉴。我认为也可作笑料。 其实,我十分愿意把我的育儿经验告诉别人,因为我是教育管理工作者,也经常与别人谈起对青少年教育的看法,谈起自己教育孩子所走过的路。我在这里不是想夸耀我女儿最终考上了北大,而是想表明:通过一定的、正确的教育方法,可以把孩子培养成品行更好,素养更高的人。这也是别人对我培养孩子最感兴趣的地方,也是我引以为骄傲的地方。 但我也发现,我并不比别人高明,有很多同事朋友的教育方法或许更好。毕竟他们大多是文化人,学士、硕士、博士,一个赛一个。更何况像样的育儿经,哪里找不到几十上百。所以我想说,我所写的,只是用我走过的路来证明各位同事朋友您现在做法的正确性,以增强您按现代教育理念和育儿方法继续做下去的信心,更大胆地走自己的路。 另外,我非常同意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的道理。别人的经验和方法可以借鉴,但每个孩子各有特点,教育还得因材施教。狼爸有狼爸的狼招儿,虎妈有虎妈的虎法;据说朗朗学钢琴成功,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合力的结果;我教育孩子又有我教育的特点。当然,育儿还是有大道理可循的,即教育规律。如果违背教育规律去育儿,本末倒置,可能会适得其反。我现在比较自豪的,是我孩子品学兼优,没有怪脾气,没有让人讨厌的个性,受到相处过的各类人士的欢迎,真正是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 这些年我较忧心的,是现在整个教育空气过于浮躁。有人说,我们的学校教育已变成“机器生产”,过去“传道,授业,解惑”之功能已大大退化。我比较同意这种观点。我担心我们的民族,将来还有没有人愿意做普通人,有没有人愿意做正直善良有责任感的普通劳动者!我,真诚希望我们的各级学校教育和广大家长冷静下来,重新定位我们的教育理念,回归教育本位。真诚祝愿我的朋友们在教育孩子上比我做得更好! 最后,请理解我的“育儿经”,隐去真名实姓,因为现代网络技术太具传播性,我担心传播出去后,会影响我们一家人正常平静的生活。同时,我写育儿经,完全出于教育者的善意冲动,如果对读者那怕有一分可借鉴之处,我心足矣,别无他求。所以您可转发给您的朋友。 真诚感谢您能拨冗阅读! 二 女儿的亮点 幼儿园与小学 女儿是幸运的,幼儿园和小学就读的是教学质量比较好的学校,我的家乡A市某师范大学的附属幼儿园和小学,学习成绩总能排在前几位。三岁入园,经过短暂的适应期,很快就表现出众,成为老师和同学公认的好孩子。在小学,孩子一到三年级的班主任R老师曾对我说,她观察了三年,我女儿和另外两个同学,上课注意力最集中,眼神总是跟着老师走,今后这三个孩子不会有错。R老师的话还真应验了,这三个孩子后来都先后考入了北京大学。 这个阶段,女儿曾遇到过两次较大的锻炼机会。一次在幼儿园,参加舞蹈班排练没被指导老师看好——舞姿太给力,表情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