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微观经济学导论.ppt
SOUTHCHINANORMALUNIVERSITYSOUTHCHINANORMALUNIVERSITYSOUTHCHINANORMALUNIVERSITYSOUTHCHINANORMALUNIVERSITYSOUTHCHINANORMALUNIVERSITY第一部分导言第一章经济学的性质与范畴Fall,2011SOUTHCHINANORMALUNIVERSITY*真实世界满是沙尘滚滚的混淆,要靠有系统的理论来把这些混淆安置在理智的秩序中。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经济学经济学是一门科学。何谓科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有何不同?作为社会科学的经济学:研究人们作出的决策如何相互影响,产生何种经济和社会后果。跟其它科学一样,它由解释(理论)与经验事实构成。其中,理论帮助我们理解真实世界,并对真实世界作出正确的推测;而经验事实则可能支持理论,也可能推翻理论。Fall,2011SOUTHCHINANORMALUNIVERSITY*对经济学的误识“经济学是赚钱的学问”(可是经济学家是社会中最会赚钱的群体吗?)“经济学理论是似是而非的。一百个经济学家有101种互不认同的观点。”(事实上经济学家的分歧可能被夸大了,因为争论可以成为新闻而意见一致却罕有报道。而且,不同意见对于科学进步是十分必要的。)“经济学家总是做出错误的预测。”(一方面,正确的预测没有被记住,错误的预测被人们抓住不放;另一方面,由于世界充满随机性,从来没有什么精确的预测,如果允许一个误差区间,预测结果就不会那么“错误”Fall,2011SOUTHCHINANORMALUNIVERSITY*核心假设:“经济人”理性行为行动是有目的的;方法选择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是可以达成目的的。人们总是理性地采取行动吗?绝大多数时候是,但有时不是;越是重要的决定场合越展现出理性,越是不重要的决定场合行为的随意性更大;Fall,2011SOUTHCHINANORMALUNIVERSITY*人类目标——自私的假设经济人不但是“理性”的,也是自私的。即一切行动的目的,都在于增进自身的利益。“自私”:人性vs文化经济学人是否更自私?(研究表明,经济学生和经济学教师可能并不比别的群体更自私,但他们更愿意承认人类的自私)。人们并不总是自私,不管出于自身内在动机还是出于社会文化影响或道德约束,人们有时会表现出利他行为。Fall,2011SOUTHCHINANORMALUNIVERSITY*THEASSUMPTIONOFECONOMICMANIneverydaylife,theindividualcaresmoreabouthimself/herselfthanaboutothers.AdamSmith(1723-1790)inhisWealthofNations(1776)used“self-love”todescribethispropensity.THEASSUMPTIONOFECONOMICMANInthechapterof“BiographiesofMoneyMakers”(貨殖列傳)ofhisRecordsoftheHistorian,SimaQian(司馬遷)wrotethat: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夫千乘之王,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編戶之民乎?各勸其業,樂其事,若水之趨下,日夜無休時。不召而自來,不求而民出之经济学的方法论问题真实vs虚构质疑:理性、自私……既然人们有很多行为并不理性也不自私,或者他们并未刻意追求理性而自私,那么假设个人理性而自私就是有问题的。辩护:假设是否合乎现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基于假设能提出可证伪的假说来解释世界。鸟儿不懂空气动力学,但不妨碍用空气动力学来分析鸟儿的飞翔行为,就假设它们好象懂得空气动力学一样。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两种传统曾长期存在,后来个体主义逐渐占据上风,但整体主义也有回潮之势。宏观经济学在凯恩斯时代是完全整体主义的。当代主流经济学中宏观经济学也日益重视其微观基础研究,遵循了个体主义的方法论。也许,真正恰当的,应是“个体主义+整体主义”的研究。Fall,2011SOUTHCHINANORMALUNIVERSITY*经济活动的组织经济活动,产生于资源的稀缺性资源稀缺,因而需要决定有限的资源用于生产什么、如何生产、怎样分配,以最大限度满足人类的欲望。三种核心的经济活动:消费、生产、交换。经济决策的主体:个人、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