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电器黑电行业系列深度报告新领域篇:AI赋能家电,黑电厂商积极拥抱AI趋势.docx
正文目录
TOC\o1-2\h\z\uAI驱动下的电视行业变革:技术突破与未来趋势 4
家电与AI发展史:从“被动响应”到“主动输出” 4
AI在家电应用的底层逻辑是大模型降本 5
智能电视把握“AI+时刻”:技术重构与生态进化 5
头部黑电品牌的AI应用 9
三星电视:从“芯”做起,AI赋能,打造家庭的“赛博管家” 9
海信视像:率先接入DeepSeek,引领AI电视新潮流 10
TCL电子:多品类产品接入,AI赋能智慧生活 12
风险提示 14
图表目录
图1:2024年豆包大模型的使用成本对比 5
图2:三星AI电视展示根据算法逐帧优化过的顶级8K画面 6
图3:三星电视借助AI优化音质 6
图4:DeepSeek如何赋能电视 8
图5:三星在AWE2024发布NQ8AIGen3 9
图6:三星在CES2025发布VisionAI 9
图7:三星智能互联SmartThings 10
图8:三星在AWE2024发布NQ8AIGen3 11
图9:海信星海大模型接入DeepSeek 11
图10:海信视像携手XREAL将在25年下半年推出AR产品 12
图11:海信视像自主研发首款六自由度VR一体机 12
图12:TCLAI电视全面接入DeepSeek 12
图13:TCL伏羲AI大模型 12
图14:雷鸟眼镜发展历程 13
图15:雷鸟V3AI拍摄眼镜 13
表1:家电发展阶段:由普通智能家电到AI家电,由被动响应到主动输出 4
表2:DeepSeek赋能的AI家电与普通智能家电能力对比 5
表3:各个电视品牌纷纷接入大模型 7
表4:电视行业高端化短期竞争依然聚焦显示效果,长期来看AI赋能下的生态建设将是根本。 8
AI驱动下的电视行业变革:技术突破与未来趋势
家电与AI发展史:从“被动响应”到“主动输出”
普通家电阶段:在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计算机技术开始普及,家电厂商提出了“家居自动化(HomeAutomation)”的概念,通过远程控制和自动化技术让家电进行自主管理,当时的主要技术依赖于X10或类似的有线/无线协议,用于简单的开关、定时和监测。
智能家电阶段:1999年,LG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联网冰箱,可以“标记”冰箱内的食材,记录保质期,甚至还附带了一个MP3播放器,完成了家电从功能产品向智能化的迈进。此后,智能家电不断发展,如智能电视、智能空调等,但主要以简单的智能功能为主,如语音搜索、远程控制等。
探索过渡阶段:2016年,人工智能机器人AlphaGO战胜韩国职业围棋棋手李世石,引发了新一轮AI浪潮,家电行业开始探索与AI的融合。伴生的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为智能家居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使得海量设备数据可以被采集、存储和分析,并实现精准的控制和决策。传统IOT设备也完成了向AIOT设备的进阶。最具代表性的,是智能音箱的出现。通过智能音箱、智能网关等硬件设备,或是搭配语音交互,或是搭配手机App,初步实现智能体验。
AI家电阶段:2024年生成式AI技术加速渗透家电行业,通过多模态交互(如语音指令结合视觉识别),家电从被动执行指令转向主动服务。冰箱能根据食材库存推荐菜谱并联动烤箱自动预热,空调通过传感器分析用户情绪动态调节温度。2025年以DeepSeek为代表的自研大模型实现跨设备协同决策,其自然语言处理能力使家电可理解复杂场景需求
(如根据家庭日程自动规划清洁方案)。相较于传统智能家电的预设程序,AI家电通过机
器学习持续优化服务逻辑,形成“感知-分析-行动”的闭环。
表1:家电发展阶段:由普通智能家电到AI家电,由被动响应到主动输出
阶段
时间
主要特点
普通家电
20世纪80年代末
通过远程控制和自动化技术实现简单功能,如开关、定时和监测。
家电产品开始具备联网功能,家电从功能产品向智能化的迈进。功能主要以
家电产品开始具备联网功能,家电从功能产品向智能化的迈进。功能主要以
简单的语音搜索、远程控制为主。
1999年至2015年
智能家电
探索过渡 2016年至2023年 探索家电与AI的融合,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使得海量设备数据可以被采集、
存储和分析,实现精准的控制和决策。
AI家电 2024年至今 生成式AI技术与家电的深度融合,从“被动响应”到“主动输出”,预判用
户需求、动态优化能耗、跨设备协同决策。
36氪,钛媒体,
当前一轮的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