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困惑及消解对策.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8年7月唐都学刊Jul.2008第24卷第4期TangduJ0umalV01.24No.4浅析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困惑及消解对策杨爱花(西安文理学院教育系,陕西西安710065)摘要:进入大学之后,大学生们面I临着新的环境、新的群体,重新整合各种关系,处理好与交往对象的关系便 成为他们新的生活内容。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其今后事 业发展与人生幸福的基石。但是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却出现了多种心理困惑,由此而增加了心理负担,影响了正 常的学习和生活。通过大量的调查和研究,揭示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心理困惑以及形成原因和消解对策,对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和提高交往能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困惑;消解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一0300(2008)04一0126—03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一、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他们力图通过人际交往去认识 世界,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各种需要。然存在着以下心理困惑而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无论是对同龄朋友,还是对师长,往(一)认知困惑往带有较多的理想化色彩,同时也常常以理想的标准要求对认知是个体对人际关系的知觉状态,是人际关系的前方,一旦发现对方某些不好的品质就深感失望。因此,和其提。包括个体对自己与他人、他人与自己关系的了解与把他人群相比,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挫折感较强,容易因交往受握。对于大学生来说,认知困惑有如下表现:挫引发心理障碍。下面的一组数据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1.渴求交往与自我意识的矛盾。大学生我意识迅速增西安文理学院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自2001年到2006强,既有对人际交往的强烈需求,又对自己以及周围关系有年接待前来咨询的学生共470人,其中因人际关系紧张来咨了新的认识。但受社会阅历、客观环境的限制使其不能够全询的有252人,占53.6%,排在第一位;在2006~2007学年面接触社会,了解人的整体面貌,同时加上心理上的不成熟,度第一学期心理咨询总人数为75人,咨询人际关系问题的因而在人际交往中常带有理想色彩。部分大学生由于家庭30人次,占总咨询人数的40%,其比例仍高居第一。此外,的影响,以自我为中心,对交往的平等性要求越来越高。对2006级1840名新生进行的一项心理测试显示,在人群中2.交往意识的理想化与现实多面性的矛盾。通过调查感到不自在、自卑,对他人求全责备等人际关系明显感到不了解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重思想、重感情、重心有灵犀,适的同学达到21.74%。在人际关系敏感方面,理科学生高无论是对朋友,还是对师长,都希望不掺任何杂质,以理想标于文科学生,女生高于男生。准要求对方,并据此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知己,一旦理想与现在对陕西师大200名大二学生、西北大学100名大一学实不符,就深感失望,不愿面对现实中存在的冷酷、背信弃义 生进行的“SCI-.90”问卷调查中,统计结果表明,人际关系等等。与其他人群相比,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挫折感较强,易不适的达35%。通过试卷分析、调查、咨询等途径了解到大出现渴求交往和自我封闭的双重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下面谈谈本人(二)情感困惑的看法。大学生情感丰富而外露,希望通过交往获得友谊,满足收稿日期:2007—12—10 基金项目:西安文理学院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KY200420)作者简介:杨爱花(1965一),女,山东单县人,西安文理学院教育系讲师。· 126·万方数据爱与被爱的需求。但是大学生情感不稳定,在与人交往中时都有严重的以自我为中心倾向,他们遇事多从自己的角度考而表现为欢欣鼓舞,时而焦虑悲观,甚至还常常出现嫉妒、自虑,总是希望别人和周围环境顺着自己,往往因不善于处理卑、自负、害羞、孤僻压抑、敏感、自我防卫、难于合作等情绪各种人际关系而导致心理问题出现。当他人的看法、想法、 特征。如有的大学生在交往中常常缺乏自信,畏首畏尾、感生活习惯等与自己不一致,或自认为他人有对自己的不尊重 到不安,因而社交圈子很狭小。有的大学生与人交往时傲气时,他们甚至采取“以牙还牙”、自我封闭等不恰当的处理方轻狂、自夸自大,只关心个人的需要而忽视他人的需要。也式。有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常有腼腆、动作忸怩、不自然、脸(二)学校教育色绯红、说话音量低而小、对交往采取回避态度等表现。应试教育是导致大学生人际关系堪忧的一个重要原因。(三)能力困惑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曾针对何种原因引起大学生人际根据社会各类招聘的条件要求,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感交往困难展开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35%的被调查者认为,受到了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同时也增强了交往意识,但引起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