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14T 1668-2024薏苡栽培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3-26约5.14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20

CCSB05

DB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1668—2024

代替DB14/T1668-2018

薏苡栽培技术规程

2024-11-15发布2025-02-15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14/T1668—2024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3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术语和定义 3

4产地环境 3

5播前管理 3

6适时播种 4

7田间管理 5

8病虫害防治 5

9采收 6

10生产档案 6

附录A(资料性)薏苡栽培技术生产档案及薏苡栽培管理记录表 7

II

DB14/T1668—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DB14/T1668-2018《薏苡栽培技术规程》,与DB14/T1668-2018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产地环境”章节内容(见4);

——更改了“播前管理”中部分内容(见5.1、5.2);

——更改了“病虫害防治”的内容(见8);

——增加了“生产档案”章节内容(见10)。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C/TC1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杜维俊、王敏、牛景萍、岳爱琴、赵晋忠、张永坡、高春艳、王怡、武帅。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8年首次发布为DB14/T1668-2018;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3

DB14/T1668—2024

薏苡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薏苡产地环境、播前管理、适时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及生产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薏苡的栽培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404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薏苡

薏苡[Coixlacryma-jobiL.var.ma-yuen(Roman.)Stapf]为禾本科薏苡属一年生栽培种,茎直立、叶披针形,花单性,雌雄同株,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总苞壳质易碎,颖果卵形、灰白色,属于短日照、湿生性作物。薏苡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可栽培,在气候温暖,地势向阳,肥沃土壤,湿生栽培条件下产量较高。全生育期为110d~230d,根据生育期长短分早熟种、中熟种和晚熟种。

4产地环境

薏苡喜温暖潮湿的气候,生长适宜温度25℃~30℃,在海拔1200m以下的平地和坡地可以栽培。

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的要求、环境土壤质量符合GB15618的要求、灌溉水符合GB5084的要求。

5播前管理

5.1选地

4

DB14/T1668—2024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力中上、便于灌溉的土地进行栽培。前茬以豆科、十字花科和根茎类作物为宜,忌连作,一般不与其他禾本科作物轮作。

5.2整地

前茬收获后及时进行秋耕整地,耕深20cm~25cm,结合耕翻施入腐熟农家肥。播种前用旋耕犁旋耕1~2次,做到地平、土细、肥匀,有条件的地方,旋耕结合起垄开行一次完成。

5.3施肥

5.3.1肥料用量

按每667m2施入腐熟农家肥3000kg~4000kg。纯氮(N)10kg~12kg,纯磷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