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1577-2024绿豆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docx
ICS65.020.20
CCSB05
DB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1577—2024
代替DB14/T1577-2018
绿豆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
2024-11-15发布2025-02-15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14/T1577—2024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产地环境 1
5播前准备 2
6播种 2
7田间管理 2
8病虫害防治 3
39机械收获
3
10生产档案 4
附录A(资料性)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 5
附录B(资料性)农作物生产档案表 6
II
DB14/T1577—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DB14/T1577—2018《绿豆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与DB14/T1577—2018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产地环境”(见第4章);
——增加了“地膜选择”(见4.3);
——增加了“生产档案”(见第10章);
——更改了“播前准备”(见第5章);
——更改了“病虫害防治”(见第8章);
——更改了关键技术措施。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1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支平、邢宝龙、韩彦龙、杨芳、冯钰、刘飞、王桂梅。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8年首次发布为DB14/T1577—2018;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1
DB14/T1577—2024
绿豆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绿豆机械化栽培的产地环境、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机械收获和生产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绿豆的全程机械化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04.2粮食作物种子第2部分:豆类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0395.1-2009农林机械安全第1部分:总则
GB13735聚乙类吹塑型农用地膜覆盖薄膜
GB/T15671-2009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GB20287农用微生物菌剂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产地环境
4.1生产基地选择
选择具备机械化栽培条件,土层深厚,中性或pH8的沙壤土地,且避免与豆科作物或向日葵重迎茬。
4.2品种选择
选用适合当地土壤气候条件,底荚高度15cm,具有直立、抗倒伏、成熟一致、自然落叶性强、优质抗病的绿豆品种,种子质量符合GB4404.2的要求。
4.3地膜选择
4.3
cm,有条件的地块,可根据产地气候、生态特点选择地膜覆盖,地膜厚度≥0.01mm,宽度70cm~75
cm,
质量应符合GB13735的规定。
2
DB14/T1577—2024
5播前准备
5.1整地与施肥
采用120马力及以上拖拉机配套液压翻转犁及旋耕平整机机械整地。秋深翻25cm~30cm;春季夜
冻昼消时耙糖整地,做到上虚下实,无坷垃,表土平整;结合整地每666.7m2施腐熟有机肥1500kg~2500
kg、过磷酸钙15kg~20kg、氯化钾3kg~5kg、尿素4kg~8kg混合作底肥,适当增施根瘤菌,肥料施用符合NY/T496的规定。墒情不足的地块,应在播前7d~10d灌足底墒水。
5.2种子处理
播前2d~3d选晴天晒种2次,每次5h~6h;种子包衣前应进行种子精选,包衣种子符合GB/T15671的规定,使用多克福等种衣剂进行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