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企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编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企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编制
一、企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概述
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作为政府宏观安全管理中重大事故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和企业共同负责现场外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编制工作,而对重大危险源的现场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编制应由企业负责。
企业在进行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编制前首先应对企业进行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根据危险源的情况制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方法可参照本书第二章。
企业应将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如实填报政府部门发放的重大危险源普查表,作为政府部门制定现场外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依据。
(一)企业编制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原则
企业在编制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企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应针对那些可能造成本企业、本系统人员死亡或严重伤害、设备和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而又具有突发性的灾害,如火灾、爆炸、毒气泄漏等。
2.企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是对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补充,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应以完善的预防措施为基础,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3.企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应以努力保护人身安全、呖止人员伤害为第一目的,同时兼顾设备和环境的防护,尽量减少灾害的损失程度。
4.企业编制现场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应包括对紧急情况的处理程序和措施。
5.企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应结合实际,措施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6.企业应确保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应把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做为重大危险设施维持安全运行状态的替代措施。
7.企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应经常检查修订,以保证先进和科学的防灾减灾设备和措施被采用。
(二)潜在事故和事故后果分析
对于现场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编制的第一步来说,企业应系统地确定和评估重大危险源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故和可能导致什么紧急事件,即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事故分析。
编制现场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前,不但要分析那些容易发生的事故,还应分析虽不易发生却会造成严重后果的事故。
企业所作的潜在事故分析应包括以下问题:
1.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
2.导致发生重大事故的过程;
3.非重大事故可能导致发生重大事故需经历的时问:
4.如果非重大事故被消除后,它的破坏程度如何;
5.事故之间的联系;
6.每一个事故可能导致的后果。
要分析重大危险源所存在的危险物质的危险性,以便在安全贮存、化学品的管理和处置方面完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可从生产厂家附带的危险物质说明书中获得危险物质的特性。
二、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编制
(一)编制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注意事项
在重大危险源潜在事故分析的基础上,就可着手进行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编制。编制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对每一个重大危险源都应编制一个现场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2.企业应进行重大事故潜在后果的评估;
3.对于一个只有简单装置的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可安排工人在一旁观察并要求其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及时报告应急机构,由应急机构采取相应的措施:
4.对于具有复杂设施的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就应更具体,应充分考虑每一个可能发生的重大危险,以及它们之间可能的相互作用,还应包括以下内容:
1)对潜在事故危险的性质和规模及紧急情况发生时的可能关系进行预测和评估;
2)制订与场外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实施机构进行联系的计划,包括与紧急救援服务机构的联系;
3)在存在重大危险设施的危险源内外,报警和通讯联络的步骤:
4)任命现场事故的管理者和现场主要管理者,并确定他们的义务和责任;
5)确定应急控制中心的地点和组成:
6)在事故发生后现场工人的行动步骤、撤离程序等;
7)在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外工人和其他人的行为规定。
5.在存在危险设施的危险源内外,应制订事故现场的工人应采取的紧急补救措施。特别应包括在突发事故发生初期能采取的紧急措施,如紧急停车等:
6.预案应包含召集危险源其它部位或非现场的主要人员的到达事故现场的规定:
7.企业应确保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所需的人员和应急物资等能及时、迅速到达或供应:
8.企业应与事故应急服务机构评估可能发生的事故.并保证一旦事故发生以后有足够的人员和应急物资以执行应急处理预案;
9.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需要外部应急服务机构帮助的情况下,企业应弄清这些服务机构到现场开始进行抢救所需的时间,然后考虑在这个时间内工人能否抑制事故的进一步发展;
10.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应充分考虑一些可能发生的意
外情况,如由于工人生病、节日和危险设施停止运行期间
工人不在岗位时,应配备足够的人员以预防和处理事故发生。
(二)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在报警和通讯方面的要求
1.企业制订措施应保证将任何突发的事故或紧急情
况迅速通知给所有有关工人和非现场人员,并做出相应决定。
2.企业应将保证所有工人熟悉报警步骤,以确保能
尽快采取措施,控制事故的发展。
3.企业应根据危险设施规模考虑是否建立紧急报警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