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础会计学》PPT自考课件.ppt

发布:2017-08-12约8.24千字共7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础会计学 ——财经类学科的基础课 ——财会专科的入门课 内容: “三基” 基本理论 基本方法 基本技术 分布: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会计的意义 第二节 会计假设、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 第三节 会计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第四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 第一节 会计的意义 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二、会计的概念和特点 三、会计的职能 四、会计的目标 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会计产生和发展的三个阶段 (二)会计产生发展的动因 (一)会计产生和发展 的三个阶段 1、 古代会计 2、 近代会计 3、 现代会计 1、古代会计 (产生——15世纪复式记账法的运用) (1)萌芽(约5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初) 欧、亚、非大陆多源开花 (2)单式簿记时期 (公元前21世纪初——15世纪) 文明古国异彩纷呈 单式记账,实物计量。 2、近代会计 (15世纪运用复式记账法——20世纪50年代) 意大利独占鳌头 背景: 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会计学家Luca Pacioli写的《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数学大全》)一书在威尼斯出版。 复式记账,货币计量。 3、现代会计(20世纪50年代至今) 标志: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 美国引领新时期 会计体系形成和发展期 发展结果: 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 1、记账方法:从单式到复式。 2、计量单位:从实物到货币。 3、会计理论和方法:逐步完善,形成自己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4、核算内容:从简单到复杂。 5、地位:越来越重要。 (二)会计产生发展的动因 ——经济的发展。 ——会计思想的供求关系。 ——社会环境等。 二、会计的概念和特点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方法和程序,对一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反映和监督,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特点: 1.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计量单位主要有: (1)实物计量:件、只、吨、公斤等。 (2)劳动计量:工作日、小时等。 (3)货币计量:元、万元、角、分等。 2.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分析、检查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共有7种。 3.对经济活动的反映和监督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和综合性。 三、会计的职能 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即会计能够干什么。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性质,作为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的簿记就越是重要”。 (一)会计的反映 (或核算)职能 反映(或核算)经济情况即观念的总结。 是会计的最基本的职能。它是指会计通过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从数量上反映各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及时为经营管理提供真实、正确、可靠的会计信息的功能。 (二)会计的监督职能 监督经济活动即过程的控制。是指会计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反映所提供的信息,对各单位经济活动的进行控制,使其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 会计的反映和监督职能是不可分割的,二者关系是辩正统一的。没有科学、严格的会计监督,会计核算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没有会计反映提供可靠、完整的会计资料,会计监督就没有客观依据,会计监督就无法进行。 会计反映是基础,居于主导地位,而会计监督则寓于会计反映的过程之中。 四、会计的目标 会计目标,是指人们通过会计工作所预期达到的目的。 会计的目标有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两种观点。 受托责任观 会计的目标是为了向委托人报告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决策有用观 会计的目标是为了向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来帮助他们做出合理的决策。 两种会计目标的观点并不完全排斥。如实反映履约责任的会计信息与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是相互交叉的,但是不能完全替代。 第二节 会计假设、 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 一、会计假设 二、会计对象 三、会计要素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假设) (一)会计主体 (二)持续经营 (三)会计分期 (四)货币计量 (一)会计主体(实体、个体) 1、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为之核算的特定单位 或者组织。 2、会计主体将自身的经营业务与其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