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sdj82-79.doc

发布:2017-01-02约1.13万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sdj82-79 篇一:SL174-96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 SL 174-96条文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 目 次 修订说明 1 总则 2 施工准备 3 造孔 4 泥浆 5 墙体材料及其施工 6 墙段连接 7 槽孔内钢筋笼及埋设件 8 特殊处理 9 质量检查和工程验收 10 施工记录和观测工作 施工技术规范 SL 174-96 条 文 说 明 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修 订 说 明 本规范是根据原水利部和电力工业部1979年颁发的《水利水电工程混 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SDJ82-79)(以下简称“79墙规”)修订的。 这次修订,保留了原规范中行之有效的条文,修改和充实了部分内容,增 加了近十多年来在国内迅速发展和推广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如固 化灰浆、塑性混凝土墙体材料、两钻一抓施工法等。修订后的规范共分十 章、111条和2个附录。 本规范的修订力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 既从现有的施工技术水平出发,又考虑了今后的发展,并总结和吸收了“六 五”、“七五”、“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在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方面 所取得的成果。规范中有关质量的要求,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国情和大多数 施工单位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水平。 1990年7月主持单位水利部建设开发司委托中国水利水电基础工程局 为主编单位负责修订本规范,并主持召开了“79墙规”修订大纲专家讨论 会,会上研究并确定了修订大纲,其后又曾广泛地向国内各有关施工、设 计、科研等19个单位和各方面专家征求了意见,最后于1995年5月由水 利部建设司主持召开了本规范的送审稿审查会,修订编写组根据此次会议 的审查意见对送审稿进行了修改、补充和完善,并于1995年6月提出了报 批稿。 本规范修订编写组的人员分工为: 组长:高钟璞 副组长:肖树斌 第一、二章 高钟璞 第三章 齐宗久 第四章 蒋振中 第五、六章 肖树斌 第七章 蒋振中 第八章 王学彦 第九章 齐宗久 第十章 王学彦 附录 高钟璞 肖树斌 本规范送审稿审查会主任委员为水利部水利工程技术咨询中心孙钊, 副主任委员为华源水利水电工程咨询公司刘继庆。中国水利水电基础工程 局郝鸿禄作为顾问参加了本规范的修订工作。水利部建设司李允中、熊平、 张严明、张汝石参加了本规范修订的组织工作和送审稿、报批稿的修改和 审定工作。 修订编写组 1996.7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 SL 174-96条文说明 1 总 则 1.0.1 本条为新增条文,提出了本规范的性质和目的。 1.0.2 本条由“79墙规”第1条和第2条合并简化修改而成,主要是明确了本规范的适用范围。这一范围由“79墙规”的墙深60m改为墙深70m,墙厚由60~80cm改为60~100cm。近十多年来,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陆续修建了一些深度大于60m、厚度大于80cm的防渗墙。例如1984年修建的浙江牛头山水库大坝防渗墙,深62m(墙厚0.8m); 1985年修建的四川铜街子电站左深槽防渗墙,深达74.4m(墙厚1.Om);1992年修建的四川宝珠寺电站防冲墙,墙厚达1.4m;1994年建成的小浪底主坝防渗墙,最大槽孔深度81.9m,是目前我国已建成的最深防渗墙。这些墙体的施工经验已被总结在本规范中,故本规范对“79墙规”的适用范围作了修订。 1.0.3 本条为新增条文。阐明了本规范与现行有关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关系。这些标准主要包括:《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DJ105-82)、《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ll9-88)、《水电站基本建设及工程验收规程》(SDJ275-88)及有关建筑材料方面的标准等。 2 施 工 准 备 2.0.1 本条为“79墙规”第3条修改补充后的条文。本条增补了“发包单位应提供”“防渗墙中心线处的勘探孔柱状图和地质剖面图,勘探孔的间距不宜大于2Om”的内容。在防渗墙施工中,由于设计提供的防渗墙中心线处的地质剖面图通常是根据间距很大(往往大于5Om)的一些勘探孔资料,或是根据离防渗墙中心线较远的一些勘探孔投影到墙中心线处绘成的,这给造孔时墙底基岩的鉴定带来了困难,有时误将孤石当成基岩。有几个工程都因墙底基岩的误判而导致墙底末嵌入基岩而漏水,而事后的处理则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国外的防渗墙工程倾向于开工前有较密的勘探孔和较准确的墙中心线处的地质剖面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