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育大模型智能体的开发、应用现状与未来展望.pdf

发布:2025-03-27约2.26万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Vol.34No.112024

教育大模型智能体的开发、应用现状与未来展望*

刘明1杨闽1,2[通讯作者]吴忠明1廖剑1

(1.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400715;

2.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信息学院,云南临沧677000)

摘要:教育大模型智能体是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利用大语言模型进行任务分解和规划,调用工具

和知识库,完成复杂多样的教育任务,但也同时存在对其技术原理和新特征认识不深、应用现状探究不够全面、

教育效能不明晰等问题。为此,文章首先从技术角度介绍了教育大模型智能体的开发情况,包括设计教育大模

型智能体的技术架构、分析其主流开发框架与平台的优缺点。之后,为呈现教育大模型智能体的应用现状,文

章引入国内外20个典型的教育大模型智能体进行比较分析,提炼出教育大模型智能体的新特征,总结了教育大

模型智能体在教、学、管、评四大应用场景中发挥的作用,并介绍了不同场景下教育大模型智能体的应用案例。

最后,文章结合教育大模型智能体应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其未来前景进行了展望。文章的研究推动了教育

大模型智能体的开发与创新应用,有利于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教育智能体;大模型;教育大模型智能体;生成式人工智能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24)11—0005—10【DOI】10.3969/j.issn.1009-8097.2024.11.001

引言

2024年3月,教育部启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并发布了四项具体行动,将促进新一代

[1]

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教育大模型落地应用,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智

能体是人工智能教育应用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支持个性化学习的发展,但存在对话交互能力

[2]

不强、开发成本高、知识动态更新难、通用性知识差等问题,已难以满足高质量教育教学的需

要。而大语言模型拥有海量的通用知识,能够流畅地回答用户几乎所有的问题,有助于提升学

[3]

生在阅读、写作、数学、计算机、语言等方面的知识技能,但存在可解释性不足、师生过度依

[4][5]

赖、偏见和“幻觉”等问题,难以适应复杂、多样的教育任务。在此背景下,基于大语言模

型的教育智能体——教育大模型智能体应运而生。

教育大模型智能体是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其充分利用大语言模型在自然语言理解

与生成、逻辑推理、多模态感知、通用学科知识和自我学习等方面的强大能力,能够自主规划

教育任务、感知多模态教育信息、调用知识库与教育工具、完成复杂多样的教育任务,并为人

工智能教育教学的创新应用提供关键技术支撑。但与此同时,教育大模型智能体也还存在对其

技术原理和新特征认识不全面、教育应用现状探究不够深入、教育效能不明晰等问题。为此,

本研究尝试先从技术角度剖析教育大模型智能体,之后从新特征、应用场景、应用案例三个方

面呈现教育大模型智能体的应用现状,最后结合教育大模型智能体应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其

未来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深度赋能教育教学全过程提供新思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教育大模型智能体的开发

[6]

智能体是指能够感知环境并自主采取行动以实现特定目标的实体。教育智能体继承了智能

体的核心特性,并专门针对教育环境和任务进行设计与优化。在大语言模型出现之前,教育智

5

Vol.34No.112024

[7][8]

能体经历了智能导师系统、可视化的虚拟角色、智能会话机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