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pdf

发布:2025-03-25约9.47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科研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科研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应对

策略

罗兴飞孙金君

云南农业大学,云南普洱665099

摘要:在二十一世纪的数字化浪潮中,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AI领域的前沿成果,凭借其强大的语言理解和生成

能力,正在重塑教育、传媒、艺术等多个行业的面貌。大学生,作为社会创新与变革的主力军,不仅面临着快速

变化的信息环境,同时也成为这一波技术革新的直接体验者和潜在受益者。然而,伴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广泛

应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也遭遇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战。鉴于此,文章深入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大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旨在为教育决策者、高校教师以及相关研究

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共同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关键词:生成式人工智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3

0引言也不容忽视,包括如何保证教育内容的质量与适切性,

维护学术诚信,以及处理好技术与人文之间的平衡,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大学生

确保教育的根本目的不被技术手段所取代。

们开始广泛利用这类工具辅助学习,甚至用于完成课

程作业和论文写作。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习2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

效率,但也引发了关于学术诚信、知识原创性以及价挑战

值观引导等方面的担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教2.1技术依赖与学习本质的冲突

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一方面,AIGC技术能迅速提供大量学习资料,简

值观,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判断力。在生成式人化知识获取过程,使学生可能过度依赖技术手段,减

工智能的背景下,如何确保教育目标的实现,避免技少主动探索与思考。例如,在准备思政课程报告时,

术滥用,成为教育者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学生可能会倾向于利用AI生成内容,而非亲自查阅资

1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背景及其在教育领料、分析思考,这无疑削弱了批判性思维和独立判断

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思政教育旨在塑造学生价值观和世界

观的目标背道而驰。另一方面,技术的便捷性可能导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兴起,根植于深度学

致学生对知识的表面化理解,缺乏深层次的内化和反

习与神经网络技术的突破,尤其是大规模预训练模型

思。比如,AI生成的答案虽准确但缺乏情感共鸣和个

的出现,这些模型通过海量数据训练,能够模仿人类

人见解,难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而这

的创意思维,生成包括文本、图像、音频在内的多元

正是思政教育的核心追求。

内容。AIGC的快速发展,标志着人工智能从简单的规

则遵循向更加灵活的创造性和适应性转变,开辟了AI2.2挑战教师的主导地位

技术的新篇章。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主导地

在教育领域,AIGC的应用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潜位构成了挑战。AI技术能够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