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大纲.docx
PAGE5
ADDINCNKISM.UserStyle《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大纲
(理论课程)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号
0423D06023
开课单位
管理学院
课程名称
(中文)电子商务
(英文)E-Commerce
课程性质
选修
考核类型
考查
课程学分
2
课程学时
34
课程类别
学科拓展课程
先修课程
无
适用专业(类)
档案学
二、课程描述及目标
(一)课程简介
《电子商务》是面向管理学院档案学本科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在数字经济环境深刻影响着公众工作和生活方式的当下,本课程从智能商务视角,不仅解构了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多模式、多环节,也为企业档案工作结合具体实践提供了知识储备和实操能力。课程通过教师知识讲解与案例启发、学生能动性创新设计与项目实施等方式,师生一起探索电子商务领域的新发展、新问题、新方法、新技术、新思维等,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延伸、就业实践的拓展以及生活效能的提升以及思维方式的创新均起到较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
本课程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环境下新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健全的心理素质,具备信息经济理念与互联网思维、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运营服务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以为学生将来在相关部门从事网络环境下商务运营、互联网产品策划与项目实施、平台管理和技术服务等工作奠定基础。具体而言,主要目标如下:
课程目标1:系统掌握电子商务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模式以及相关技术方法。
课程目标2:了解新环境下电子商务领域的新发展、新趋势。
课程目标3:掌握从事电子商务活动的基本技能。
课程目标4: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权重
1-2:掌握管理学、信息管理、现代信息技术、数据管理等学科基础知识;
课程目标1
0.3
1-4:熟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数字中国,经济建设等相关领域的方针;
课程目标2
0.2
2-4:具备追踪国内外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动态的能力;
课程目标3
0.2
2-1:具备获取和更新知识的学习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创业能力;
课程目标4
0.3
四、教学方式与方法
根据本课程教学内容特点和需要,讲授式与实践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比较符合本课程实际情况。
(1)讲授法:对基本概念、基础理论、构成要素和主要技术进行讲解,以利于学生掌握较陌生的专业术语和专业特点明显的知识。
(2)案例演示法:对B2B、B2C、C2C、B2G等主要电子商务模式以及支付、物流、营销等关键环节进行案例演示分析,以增强学生的领域应用认知、理解与灵活运用能力。
(3)布置任务:对本课程相关内容设置课后作业,学生通过作业增强实际思考、运用能力。
(4)学生展示与讨论:鼓励学生使用PPT展示课下任务,并在课堂分小组讨论,增强学生的思维拓展、知识组织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本课程教学重点是电子商务B2B、B2C服务模式和盈利模式的案例分析和创新转化实践。
(二)教学难点
本课程教学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以及如何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六、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
教学
方式
对应课程目标
1
第1章电子商务概述
了解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特点与目标,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的区别、电子商务的发展
4
讲授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2
第2章电子商务模式
了解B2B、B2C、C2C等主要电子商务模式的概念、要素、特点及案例
10
讲授
案例演示
布置任务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3
第3章电子商务支付
了解电子商务支付体系、电子支付、网上银行、电子货币、第三方支付及主要案例
4
讲授
案例演示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4
第4章电子商务物流
了解物流的定义、分类、功能及任务,掌握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的特征与运作模式,认识“互联网+物流”、“物流科技”的典型应用及趋势
4
讲授
案例演示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5
第5章网络营销
了解网络营销的概念、特点、关键要素,掌握网络营销的相关理论,认识网络营销的主要策略、工具与形式,了解社交媒体营销等新趋势
4
讲授
案例演示
布置任务
学生展示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6
第6章大数据环境下的电子商务
了解大数据对电子商务的影响,从行业级、企业级、工具级剖析新环境下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案例,分析未来发展趋势
4
讲授
案例演示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7
第7章跨境电子商务
了解跨境电子商务概述,认识跨境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