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如何挑选学生.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刘恩山 一、教师如何挑选学生 (1)笔试:回答问卷,要求学生提供一些事例,这些问题的回答将能体现出学生的: 主动性 工作习惯 纪律观念 一、教师如何挑选学生 (2)面试: 是否按时面试 学生给出感兴趣、好奇心的证据 学生给出组织能力的证据 学生给出责任心的证据 二、学生接触科研的第一步 1、谁来寻找课题 课题的选择本身有助于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师不是课题的批发商,学生的创造性和洞察力是课题的真正源泉。 问题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只是缺乏发现。 问题存在的普遍性 二、学生接触科研的第一步 2、选什么课题 原则 1)、科学性。 2)、可行性。 3)、实用性。 4)、创新性。 二、学生接触科研的第一步 3、选题的途径 从生活生产中选题。 从报章杂志中找。 访问科研院所,高校,参与一些子课题。 调查访问农民,发动家长亲戚。 从教材中去找。 从历届课题中选题。 一种创造技法:“检核表”法 二、学生接触科研的第一步 从报纸、杂志或书本上选择并阅读4-10篇自己感兴趣的、属于打算研究领域的文章 将每篇(这些)文章总结为一页纸的内容,并写上100字的概要和对文章的看法 准备3个关于研究课题的想法--选题 针对每一个选题收集3-5篇期刊论文或文献 浏览老师推荐的网络资源,阅读并保存老师寄来的进行独立科学研究的档案 三、进入课程 1.准备阶段: 学生准备文件夹、实验记录本。 教师告诉学生课程评分要求 学生需要参加会议的时间 安排课程进度 建立教师和学生的通讯录(e-mail和电话) 三、进入课程 准备阶段: 学会使用进行独立科学研究的档案夹(活页夹) 提出建立科研档案夹的要求 选择暑假中准备的1篇期刊论文在全班作报告 三、进入课程 准备阶段: 文章描述的科学方法(科学方法是本研究课程的核心)主要包括: 文献综述 假设或问题的陈述 研究方法 呈现和分析研究结果 基于上述数据的讨论、结论 文献和注释。 三、进入课程 第一阶段:学术文献综述 1.选择研究课题(表-1) 技能训练:提出问题 三、进入课程 第一阶段:学术文献综述 2.进行该课题的文献综述 3.介绍什么是假设和提出假设的方法 阅读科学期刊中论文的研究思路,修改自己原先的假设 形成假设 技能训练:作出假设(表-2) 三、进入课程 第二阶段:寻找校外的导师和实验室 学生如何寻找一位导师 确认自己的研究题目 在期刊网上检索已发表的论文 筛选感兴趣的几篇 三、进入课程 第二阶段:寻找校外的导师和实验室 挑出个别感兴趣的作者 任课老师写信(Email)或电话与这位教授取得联系 安排合适的时间让学生与教授电话交谈 向教授寻求帮助 三、进入课程 第三阶段: 实验方法和数据分析 1.完成实验设计(框图)初稿 研究设计表 技能训练:实验方案(表-3) 变量(自变量、因变量) 设置对照实验、重复实验 形成操作性定义: 如何测量某个特定变量的具体操作说明 或某个特定术语该如何定义的具体陈述 三、进入课程 第三阶段: 实验方法和数据分析 2.展开实验研究。 记录实验材料、方法和步骤。 尝试每周(或每两周)递交进展报告 保持数据记录和档案 安排全班的会议时间,至少两周一次。 三、进入课程 第三阶段: 实验方法和数据分析 3.使用实验设计任务完成的表现性量规对学生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价 4.使用统软件,如SPSS进行数据分析 以表格、图或文字的形式表示出来 完成数据分析和统计检验 准备研究结果的初稿 三、进入课程 第三阶段: 实验方法和数据分析 技能训练:收集资料和分析数据 5.使用数据评分量规对学生的数据分析进行评价。 三、进入课程 第四阶段:结论及论文的写作 1.重申实验问题,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对数据进行解释,对假设作出判断。 技能训练:得出结论 三、进入课程 第四阶段:结论及论文的写作 2.使用结论部分评价量规对学生进行结论部分的评价。 3.书写科学研究论文,一般包括以下部分:引言、假设、实验步骤、结果、讨论、结论。 三、进入课程 第四阶段:结论及论文的写作 4. 准备参赛的论文和课题展示材料,准备口头报告,在全班试讲。 技能训练:表达和交流 学生每天都需填写档案夹中的每日活动计划和研究时间记录(表-5) 四、学生表现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包括: 学习和工作态度 选题 工作计划和实施情况 研究报告 创造性和交流能力 教师在辅导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辅导流程简图 (表-4) * * 是何 如何 若何 为何 由何 1.能否他用 2.能否借用 3.能否改变 4.能否扩大 5.能否缩小 6.能否替代 7.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