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BAQUS的发动机排气歧管热应力分析.docx
基于Abaqus的发动机排气歧管热应力分析
李相旺黄凤琴张志明王伟民蔡志强尹曼莉
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
摘要:某发动机开发过程中,须对排气歧管进行强度校核。首先使用STRA-CCM+计算了排气歧
管的稳态内流场,得到了排气歧管内部气体温度和对流换热系数,然后将其映射到排气歧管内表
面有限元网格上,排气歧管外壁面环境温度和对流换热系数由实测结果和经验值确定。通过
Abaqus/Standard算出排气歧管温度场,再使用顺序耦合热应力分析方法得到排气歧管热应力分
布。计算结果表明,排气歧管绝大部分区域热应力小于280MPa,满足东风公司评价标准。螺栓
轴向力符合要求。该排气歧管已通过试验验证,没有出现强度及疲劳失效问题,说明该分析工作
是准确可靠的。
关键词:发动机,排气歧管,温度场,热应力
1引言
排气歧管负责及时地把发动机缸体内的高温废气排放出去,它长期承受高温气体的冲击,
工作环境恶劣,容易发生强度破坏和热机疲劳破坏,进而影响发动机正常运转。为了在设计过程
验证其可靠性,需要对排气歧管的温度和热应力场进行分析,校核其强度,从而可以大大节省后
期的试验成本,缩短设计周期。
本文首先计算出某发动机排气歧管温度场,接着基于顺序耦合热应力分析方法得到排气歧
管热应力分布,找出排气歧管热应力较大处,从而为后续改进设计提供依据。
2计算模型
2.1温度场计算模型
温度场计算模型包括排气歧管、简化缸盖、螺栓,如图1。其中排气歧管采用四面体传热单
元(DC3D4),简化缸盖和螺栓采用六面体传热单元(DC3D8),整个模型一共209375个节点,
561727个单元。排气歧管材料采用高镍铸铁,缸盖材料是铝合金,螺栓材料是钢,其中高镍铸
铁考虑材料热物理属性随温度的变化,其本构模型为线弹性。温度场计算采用稳态传热分析步
(HeatTransfer,Steadystate)。
排气歧管
螺栓
简化缸盖
图1.排气歧管温度场计算模型
在计算排气歧管温度场时采用第一类和第三类热边界条件,即简化缸盖底部给定温度,而
排气歧管内外表面给定环境温度和热交换系数。其中内部气体温度和热交换系数由STAR-CCM+
计算出然后映射到有限元网格上,外壁面环境温度和热交换系数则由实测值和经验确定。考虑排
气歧管法兰面与缸盖接触面、螺栓与排气歧管以及螺栓与缸盖间的热传导,模型其余表面视为绝
热边界条件。
2.2热应力计算模型
热应力计算模型与温度场模型基本相同,如图2。与温度场计算模型不同的是,排气歧管
采用四面体单元(C3D4),简化缸盖和螺栓采用六面体单元(C3D8I)。计算分析步为静态应力
分析(Static)。
接地弹簧
螺栓预紧力
约束X向位移
图2.排气歧管热应力计算模型
施加位移约束时既要考虑限制模型的刚体位移,又不能限制模型由于温度升高导致的膨胀
变形。约束简化缸盖底面X方向位移,并在缸盖四角添加Y、Z两个方向的接地弹簧,约束缸
盖Y、Z两个方向的刚体位移;在排气歧管出口法兰面添加X、Y、Z三个方向的接地弹簧,约
束排气歧管出口法兰面三个方向的刚体位移。
由于采用顺序耦合热应力分析方法,故将排气歧管温度场结果作为载荷导入热应力模型。
为了真实模拟实际工况,螺栓施加预紧力。
3计算结果及分析
3.1温度场
排气歧管温度场结果如图3所示。从图3可看出,排气歧管温度最高处为接近出口歧管汇
合处,最高温度为833℃,这是由于歧管汇合处连续受到来自四个歧管的高温废气加热,所以
温度最高。排气歧管温度最低处为与缸盖连接法兰处,最低温度为303℃,这是由于缸盖温度
相对较低,法兰处热量有一部分传递到缸盖处,所以此处温度较低。
图3.排气歧管温度场分布
3.2应力场
3.2.1排气歧管热应力场
排气歧管热应力场结果如图4所示。从图4可看出,排气歧管绝大部分区域热应力小于280
MPa,满足东风公司评价标准。部分歧管连接圆角处最大主应力超过280MPa(灰色区域),这
是由于排气歧管受热膨胀,连接处倒角较小造成的热应力集中,条件允许情况下可适当增大热
应力集中处圆角半径使过渡更圆滑。目前,该排气歧管已通过300h全速全负荷试验,试验
中没有出现强度以及疲劳失效问题。
图4.排气歧管热应力场分布
3.2.2螺栓轴向力
排气歧管螺栓轴向力如图5所示。螺栓轴向力最大为25264N,小于M10螺栓的许用轴向
力,符合要求。
图5.排气歧管螺栓轴向力
4结论
1)排气歧管温度最高处为接近出口歧管汇合处,最高温度为833℃;排气歧管温度最低处
为与缸盖连接法兰处,最低温度为303℃。
2)排气歧管绝大部分区域热应力小于280MPa,满足东风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