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直升机市场调查.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无人直升机市场调查
篇一:中国直升机市场调研报告
中国直升机市场调研报告
11月14日,第八届珠海航展开幕前两天,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了《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明确“十二五”期间将改革空域管理体制。此次《意见》的最大亮点在于对4000米以下低空飞行的制度的改变——无需报批,只需报备。在业内人士眼中,这被解读为打破国内通用航空业发展的制度壁垒。来自于行业主管部门、通用航空制造与运营企业的相关负责人、业内专家与航空爱好者在为期6天的本届航展上,热议通航产业发展方向,畅想通航产业春天里该播撒怎样的种子。
《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节选:
改革目标
1. 总体目标。
通过5至10年的全面建设和深化改革,在低空空域管理领域建立起科学的理论体系、法规标准体系、运行管理体系和服务保障体系,逐步形成一整套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低空空域管理规律的组织模式、制度安排和运作方式,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低空空域资源。
2. 阶段目标。
试点阶段(2011年前):在长春、广州飞行管制分区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在沈阳、广州飞行管制区进行深化试点,在更大范围深入探索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经验做法,研究提出低空空域划分标准,完善政策法规,探索运行机制,简化工作程序,优化服务保障模式,为全面推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奠定基础。
推广阶段(2011年至2015):在全国推广改革试点,在北京、兰州、济南、南京、成
都飞行管制区分类划设低空空域,进一步建立健全法规标准,优化运行管理模式,合理布局和建设服务保障网点,基本形成政府监管、行业指导、市场化运作、全国一体的低空空域运行管理和服务保障体系。
深化阶段(2016年至2020年):进一步深化改革,使低空空域管理体制机制先进合理、法规标准科学完善、运行管理高效顺畅、服务保障体系可靠完备,低空空域资源得到科学合理开发利用。
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分类划设低空空域。按照管制空域、监视空域和报告空域划设低空空域,区分不同模式实行分类管理试点。管制空域,航空用户申请飞行计划,空管部门掌握飞行动态,实施管制指挥;监视空域,航空用户报备飞行计划,空管部门监视飞行动态,提供飞行情报和告警服务;报告空域,航空用户报备飞行计划,向空管部门通告起飞和降落时刻,自行组织实施,空管部门根据用户需要,提供航行情报服务。空军会同有关单位和部门,统筹公共运输航空、通用航空和军事航空低空使用需求,研究提出各类低空空域划设方案报国家空管委审批,逐步调整审批权限。各类低空空域垂直范围原则为真高1000米以下,可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和实际需要,具体划设低空空域高度范围,报批后严格掌握执行。民航局会同空军研究论证在现行航路内、高度4000米(含)以下,按监视空域管理办法为通用航空飞行提供空中交通服务。在空中禁区、空中危险区、国境地带、全国重点防空目标区和重点防空目标周围一定区域上空以及飞行密集地区、机场管制地带等区域,原则上不划设监视空域和报告空域。
有数据显示,中国在2015年之前将至少需要300架直升机,到2020年,中国直升机预计需求上万架,西方直升机巨头已纷纷抢滩中国,有媒体甚至称中国直升机市场已经迎来了“井喷”时代……
“私人直升机是潜在最有增长前途的需求”
10月27日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公布“十二五”规划建议,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其中确认“十二五”期间将改革空域管理体制。
从飞行高度分析,直升机和螺旋桨机是政策主要受益者。
从航空用途分析,过去直升机较螺旋桨机受约束更大,未来将是主要受益者。一旦1000米以下的空域开放,受到最大影响的应用包括石油服务、电力作业、引水作业、航空物探、农林作业、医疗救护、城市消防、空中巡查等项目,进行这些通航作业将不需要经过审批,减轻了对行业发展的束缚;而其中很大一部分作业是依靠直升机完成的,未来将增加对直升机的需求。
对于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的《意见》,我们认为对行业的影响如下:
1、低空开放明确进入推广阶段,被压抑的通航需求有望爆发式增长
此次《意见》正式印发,明确了开放低空空域、加快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大方向,同时明确了2011-2015年为推广阶段,将之前局部区域改革试点经验推广。
对此,我们认为:从局部试点地区到全国的逐步推广,意味着被压抑的低空空域中通用航空需求将有一个爆发式增长的过程。
2、直升机需求将最先拉动,看好整个直升机产业链
目前我国通用航空市场的需求者主要为政府部门和石油、电力等部分企业,私人飞机需求被强烈压抑,而空域管理改革启动后,大部分直升机应用领域在短期内即可受益。
私人直升机是潜在最有增长前途的需求。我国现有55000个亿万富豪,1/6有购买私人飞机的意愿。其用途一部分是个人爱好,大部分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