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易经13609.doc

发布:2015-09-19约1.62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易经》是迷信吗? 《易经》是迷信吗? ? ?? 首先应该明白什么是迷信,迷信是对不明的现象追崇与相信,也可以说是迷惑的相信与盲从。再看一下易经是不是一部宣扬不可知论的书籍,易经的原始就是八卦,八卦是择取自然界中的八种事物的现象,对世间的万事万物进行归纳、比类、推绎,可以说易经的本质是唯物的思维是哲学的,其中所取的是天、地、水,火、雷、风、山、河八种自然界的现象用符号表出来,乾由三个相连的短直线表示、坤由三个不相连的短线表示、这两种分别表示天地的开始,乾是大始表示宇宙的万物都是由乾而来,乾代表无形、代表能量、代表阳气,一切的有形产生于无形所以坤就是有形的始祖,这是从宇宙的产生来讲乾坤二卦,也就是易经所说的易由乾坤始,乾坤在自然界代表天地,在人类的社会代表男女,乾属于阳性的刚健的事物,故乾之性是永动不息;坤属于阴性的柔顺的事物,故坤之性代表相对的静止;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这样一动一静、一刚一柔、一张一弛、一阴一阳、一雄一雌,构成了事物的相对的完整,促进了事物的运动发展使之生生不息。其它的水火、风雷、山河等六卦是在乾坤两卦的变化基础上演变而成。中华民族的祖先之所以没有出现宗教式的迷信不可知论,没有出现以宗教观念看待世界分析世界,就是因为有易经的人文哲学来分析看待自然界、人类的社会、国家的治理,易经没有宗教的观念思想,没有出现上帝的位格神,而是用简单的自然现象的乾坤两卦来解释宇宙,解释人生社会。易经认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在变化,没有绝对的静止的不运动的事物。乾是什么?是永动不止的阳气,坤是相对静止的有形的阴气。一个完整的事物的内部都有阳化气阴成形的机制,否则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事物。 ? ?? 无论是生物世界还是植物世界,如果停止乾坤二气的变化运动就会死亡,生命之现象就会终止,所以说易经是在至简至易阐释自然界的变化原理,没有任何的迷信色彩,也许有人会说易经是占卜之学,易经之占卜只不过是易经的一小部分,孔子在整理易经时赞叹易经洁净精微,思想深邃,所以孔子才说大易不占。易经分为理象数三部分,其中的数就是极精极微的一切事物的数理,万物之大小都有数构成,其生成有数、坏灭有数,变化有数,事物之构成无一不是有数者,没有数的东西不存在,变化是数在变不同的数变带来了不同的现象,而每一种现象的背后都有其理的存在,这就是事物的本质,有其事必有其理;反过来讲有其理必有其事。没有理的事不存在,没有事的理也不存在,易经就是穷理尽性,穷理尽性、就是深入的研究事物的矛盾变化,透过现象看本质,即便是科学哲学昌明的今天也离不开这个原理,科学研究不就是在穷理尽性吗?不能因为古人的表达方式是文言的就认为是迷信,现在的白话表达就是科学。即便是占卜也不能盲目的说成是迷信,古今有很多的易经预测专家能够准确的预测过去和未来,比如唐朝的京房、宋代的邵康节都是这方面的高手,如果非要固执的认为是迷信就去好好的研究吧,人类的未知领域毕竟太多的了,不能因为不知道不理解就说成是迷信,试问对于未知的没有经验过的事情就草率的下迷信的结论不是比迷信还迷信吗? ? ?? 研究易经要有洁净的心灵、精微的智慧,要有变通的思维,如果己之不能、就大言的否定对己对人都不是一件好的事情,易传说道:“易无思也,无为也,感而随通天下之道。”这是孔子经过韦编三绝研究易经所得出的结论,如果有谁能达到无思无为的纯净的境界就能感知世间乃至宇宙的一切,孔子作学问很诚实,如果不是这样的他肯定不会瞎说,孔子的圣人称号不是凭空而来的。易经的作用就是研究事物的变化规律,任何事物都有其规律,卦表示位、爻表示时,合起来就是时空时位,每一卦都代表一个相对静止的时期,爻象就是这个时期中的变相,阴阳二气的变化推动着时期的发展变化,使自然世界,人类社会,无休止的向前发展运动变化,时下提出的与时俱进就是易经的思想,和谐社会就是比卦的理念,相信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汇融合中易经肯定会发出璀璨的光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