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设计.ppt
喜欢用笔随意的涂画,划出的线条轻淡、杂乱、不成形,由手无意识地运动而产生绘画表现,称为涂鸦期。这一时期幼儿绘画表现是以划线为主。发展路径:由无秩序涂鸦(不能控制自己的动作,出现不受控制的杂乱线)→纵横涂鸦(稍微能控制手的动作,能内以重复的动作涂鸦,出现了反复的纵横线)→圆形涂鸦(能控制手的动作而画出近似于圆形的线圈)→命名涂鸭(发现随意划出的线条或线圈与自己熟悉的某一物体相一致)3岁左右的幼儿:涂鸦期设计小小班第一学期的绘画课程时要以线的游戏为主涂鸦期的幼儿还没有明确的绘画表现的目的,划线只是一种动作游戏。教育者要抓住幼儿直觉动作思维这一特点,设置美术课程,通过形象的动作、生动的语言,把枯燥的技能练习,变成幼儿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获得发展。幼儿园教育课程设计的要求全面性:覆盖幼儿身心发展的诸方面启蒙性:儿童教育的重点不在于他们掌握了多少知识、技能,而在于启蒙作用,即智力的早期开发,特别是兴趣、求知欲、独立性、自信心、成功感等非智力因素以及心理状态的培养,这些对幼儿未来成长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社会性: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动的教材,倡导让幼儿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充分接触发展性:要根据时代的步伐不断拓展教育内容,适应幼儿发展的需要(奥运会)灵活性: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适时的调整、补充、修改、更换,创造性地构建富有弹性的课程内容——偶发事件的随机教育主题教育:是教师以编制的主题网为轴心开展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其特性是整合性——把各领域教育内容进行整合的教育方案教育:是以儿童为中心,针对儿童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深入探究的系列活动。其特性是灵活性——研究的主题始终追随儿童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区域教育:是以活动区的方式将领域教育于活动和材料之中的教育。其特性是独创性——儿童在活动区里自我导向、自由选择、自动探索、自主行动。户外教育:把儿童带到户外,让儿童直面现实生活,接触真实世界,了解人、事、物,增强方向感、距离感和位置感,拓宽社会知识和感性经验。其特性真实性——跃过了幼儿园的围墙,使社会领教育的空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把大自然、大社会变成儿童的真实课堂。如,春游、采摘(三)、幼儿园教育课程实现的路径如,主题教育:美丽的社区教师将开展的主题编织成网络,适时地导入主题,多渠道丰富幼儿对主题的认识,并不断地充实和维护主题儿童中心的主题——我的一家(成员、特征、职责、工作、性格…)01季节性的主题——美丽的秋天(秋的色彩、秋的果实、秋天的感觉、秋天的衣服、秋天的活动)02节日性的主题——教师节03内容性的主题——北京小吃04全国性的主题——2008奥运会(由来、项目、我知道的运动员…)05儿童喜欢的主题——小蚂蚁(分类、生活习惯、如何冬眠…)06主题的划分包括:01兴趣性:是否是儿童感兴趣的、能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可行性:是否能达到预定的教育目标,儿童是否具有相应的知识、经验、技能和能力。重要性:是否有助于儿童理解周围世界、发展社会性。关联性:是否与儿童的现实生活有关,是否有助于儿童把园内的学习迁移到园外去。020304主题的确定考虑四个方面的因素:对获得的信息经验进行总结、提炼、概括第四个部分:分享实践探索,以幼儿为主,教师促进恰当的选择主题,制定主题活动方案主题活动包括四个部分
主题教育活动案例:我要上学了
大班第二学期幼儿即将步入小学,有了解小学生活、学习的愿望。01教师从幼儿最关注的问题出发,引导幼儿走进主题。02教师鼓励孩子问题进行分类,形成小的主题探究任务。03根据意愿(最想知道的问题),进行分组(一般分3个组,每组都有一位教师参加),小组讨论,制定研究方案。04如,“我要上学了”的主题活动第一部分
恰当的选择主题,制定主题活动方案如,“小学校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重点讨论:如何收集信息?都有哪些途径?什么最适合?,谁来负责?等问题其中,都有哪些途径?有的孩子提出:我姐姐就是学生,我可以让他们给我们讲讲,然后我们把它们画下来;有的反对:画下来太麻烦,我妈妈是老师让我妈给我们拍些照片吧;有孩子提出:不行,我想知道的东西你妈妈没照怎么办呀?能不能让你妈妈带我们参观他们的学校。有的孩子说:我爸是摄影师可以帮忙;有的提出反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们可以自己照。有的说:我不会照;另一个孩子说:不会照可以学呀。有的说:我家有相机,但妈妈不让我用怎么办…于是他们进行了分工:妈妈是老师的负责联系学校,由妈妈带着孩子去找校长,由孩子跟校长谈;有负责请摄像师的,摄像师教给他们怎样照,摄像师会照的更好;有负责调查其他组小朋友要知道的问题的。最后,大家商定:还是参观学校,并用照片把学校与幼儿园的不同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