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和编辑多段线点对象及面域.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7 4.6 4.5 综合训练1─创建多段线圆点及面域综合训练2─绘制三视图及剖视图习题 【学习目标】● 创建多段线及编辑多段线。 ● 创建圆环及圆点。 ● 创建多线及编辑多线。 ● 利用面域对象构建图形。 ● 生成等分点和测量点。 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要掌握创建多段线、多线、点对象、圆环、面域等的方法。4.1多段线、多线及射线4.1.1 创建及编辑多段线4.1.2 创建多线样式及多线4.1.3 编辑多线4.1.4 绘制射线4.1.5 分解多线及多段线4.1.6 清理重复对象4.1.7 上机练习─多段线的应用4.1多段线、多线及射线本节将介绍多段线、多线及射线的绘制方法。4.1.1 创建及编辑多段线 PLINE命令用来创建二维多段线。多段线是由几段线段和圆弧构成的连续线条,它是一个单独的图形对象。二维多段线具有以下特点。? 能够设定多段线中线段及圆弧的宽度。? 可以利用有宽度的多段线形成实心圆、圆环或带锥度的粗线等。? 能一次对多段线的所有交点进行倒圆角或倒角处理。在绘制图4-1所示图形的外轮廓时,可利用多段线构图。用户首先用LINE、CIRCLE等命令形成外轮廓线框,然后用PEDIT命令将此线框编辑成一条多段线,最后用OFFSET命令偏移多段线就形成了内轮廓线框。图中的长槽或箭头可使用PLINE命令一次绘制出来。图4-1 利用多段线构图命令启动方法如表4-1所示。【案例4-1】 用LINE、PLINE、PEDIT等命令绘制图4-1所示的图形。(1)创建两个图层。名称 颜色 线型 线宽轮廓线层 白色 Continuous 0.5中心线层 红色 Center默认(2)设定线型全局比例因子为“0.2”。设定绘图区域大小为100?×?100,然后单击【视图】选项卡中【二维导航】面板上的按钮,使绘图区域充满整个图形窗口显示出来。(3)打开极轴追踪、对象捕捉及自动追踪功能。设置极轴追踪角度增量为“90”,设置对象捕捉方式为“端点”、“交点”。(4)用LINE、CIRCLE、TRIM等命令绘制定位中心线及闭合线框A,如图4-2所示。图4-2 绘制定位中心线及闭合线框A(5)用PEDIT命令将线框A编辑成一条多段线。命令: pedit //启动编辑多段线命令选择多段线或[多条(M)]: //选择线框A中的一条线段是否将其转换为多段线? Y //按??Enter??键输入选项[闭合(C)/合并(J)/宽度(W)/编辑顶点(E)/拟合(F)/样条曲线(S)/非曲线化(D)/线型生成(L)/放弃(U)]: j //使用“合并(J)”选项选择对象:总计11个//选择线框A中的其余线条选择对象: //按??Enter??键输入选项[打开(O)/合并(J)/宽度(W)/编辑顶点(E)/拟合(F)/样条曲线(S)/非曲线化(D)/线型生成(L)/放弃(U)]: //按??Enter??键结束(6)用OFFSET命令向内偏移线框A,偏移距离为2,结果如图4-3所示。(7)用PLINE命令绘制长槽及箭头,如图4-4所示。 图4-3 偏移线框 图4-4绘制长槽及箭头命令: _pline //启动绘制多段线命令指定起点: 7 //从B点向右追踪并输入追踪距离指定下一个点或[圆弧(A)/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 //从C点向上追踪并捕捉交点D指定下一点或[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 a //使用“圆弧(A)”选项指定圆弧的端点或[角度(A)/圆心(CE)/闭合(CL)/方向(D)/半宽(H)/直线(L)/半径(R)/第二个点(S)/放弃(U)/宽度(W)]: 14 //从D点向左追踪并输入追踪距离指定圆弧的端点或[角度(A)/圆心(CE)/闭合(CL)/方向(D)/半宽(H)/直线(L)/半径(R)/第二个点(S)/放弃(U)/宽度(W)]: l //使用“直线(L)”选项指定下一点或[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 //从E点向下追踪并捕捉交点F指定下一点或[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 a //使用“圆弧(A)”选项指定圆弧的端点或[角度(A)/圆心(CE)/闭合(CL)/方向(D)/半宽(H)/直线(L)/半径(R)/第二个点(S)/放弃(U)/宽度(W)]: //从F点向右追踪并捕捉端点C指定圆弧的端点或[角度(A)/圆心(CE)/闭合(CL)/方向(D)/半宽(H)/直线(L)/半径(R)/第二个点(S)/放弃(U)/宽度(W)]: //按??Enter?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