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检验及管理制度.docx

发布:2024-11-01约1.64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检验及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为规范材料设备构配件的进场检验及管理,确保项目质量与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材料设备构配件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因此必须加强其检验与管理工作。

第二章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项目的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检验及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

1.建筑材料(如水泥、钢材、砖石等)

2.机电设备(如电机、变压器、配电柜等)

3.结构构件(如预制构件、钢结构件等)

4.其他相关配件(如管道、阀门等)

第三章制度依据

本制度依据以下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

1.《建筑法》

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3.《建设工程材料采购及管理规范》

4.相关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

第四章责任分工

1.工程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材料设备构配件的进场检验方案,组织实施检验工作,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对进场材料设备构配件的质量进行监督,审核检验报告,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3.采购部门:负责材料设备构配件的采购工作,确保采购材料的合规性,并与供应商做好沟通和协调。

第五章进场检验规范

5.1进场前准备

1.供应商资格审查:采购部门需对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生产和供应能力。

2.材料清单准备:采购部门应提前准备《进场材料设备构配件清单》,包括材料名称、规格、数量、供应商等信息。

5.2进场检验流程

1.材料到货通知:供应商需提前通知工程管理部门材料设备构配件的到货情况。

2.验收小组成立:由工程管理部门牵头,质量管理部门参与,成立验收小组,负责材料设备构配件的进场检验工作。

3.外观检验:验收小组对进场材料设备构配件进行外观检验,检查包装、标识是否完整,是否有明显的损坏或缺陷。

4.资料审核:审核供应商提供的相关技术文件和合格证明,如产品合格证、检验报告、技术参数等。

5.性能检验: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对材料设备构配件进行性能检验,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6.检验记录:验收小组需对检验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填写《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检验记录表》,包括检验结果、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等。

7.签字确认:验收小组成员需对检验结果进行签字确认,并将检验记录报送质量管理部门存档。

5.3检验不合格处理

1.不合格材料处理:对检验不合格的材料设备构配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供应商进行退货或更换。

2.问题记录:质量管理部门需对不合格材料进行记录,并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3.责任追究:对因材料设备构配件质量问题导致的事故,依据相关规定追究责任。

第六章进场材料的储存与管理

1.储存条件:进场材料设备构配件应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储存,保持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2.定期检查:质量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储存的材料设备构配件进行检查,确保其未受到损坏,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

3.出入库管理:建立材料设备构配件的出入库管理制度,确保每一批次材料的使用记录清晰可查。

第七章监督与评估机制

1.监督检查:质量管理部门需定期对材料设备构配件的进场检验及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反馈机制:建立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各部门对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检验及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制度的改进提供依据。

3.年度评估:每年对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检验及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第八章附则

1.解释权限:本制度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生效日期: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3.修订流程:如需修订本制度,需由质量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单位相关领导审核批准后实施。

通过以上制度的制定,旨在全面提升材料设备构配件的进场检验与管理水平,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