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4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外交学硕士考研招生简章.pdf

发布:2017-10-17约3.65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节 观念互动与社会建构 观念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在建构主义看来,很多情况下,国家间关系的改变并不是权力政治或国际制度的产物。而主要 是因为相关行为体的观念发生了变化。 观察当今的国际关系可以看出,国家间的交往实际上还是观念方面的互动最多。在现代信息交 流大发展的条件下,人们每天接触最多的不是物质的东西和制度的东西,而是各种不同的信息。 这些信息中,反映人们的观念和意愿的东西占很大比重。 通过观念互动,人们会在国际层面上形成各种共有观念,而这种共有观念一旦形成影响,就构 成国际体系的组成部分。如对于重大国际问题,相关国家的政府、政治精英、公众舆论和媒体 的观点互动形成了一种国际氛围,而这种国际氛围对相关国家的战略取向是有重要影响的。 观念的东西作为国际体系的一个层面,其影响在很多情况下不像权力政治和制度因素那样明显 和直接。作为对外政策实施者的行为固然会受到这种因素的影响,但未必会屈从于这样的影响。 一般的说,国际体系中的观念互动的影响是一种在较长时间内起作用的因素。例如现在冷战思 维的依旧存在。 第四节 应怎样看待国际体系 英国学派国际体系观的特点与贡献(转) 英国学派是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既具包容性又具独特视角的一个学派。它以霍布斯主义或现实 官方网址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 主义传统、康德主义或世界主义传统、以及格老秀斯主义或国际主义传统这三个传统为研究基 点,取格劳秀斯的理性主义为思想本源,确立了以 “国际社会”为中心概念的理论体系。这个 理论体系把阐述国际体系的霍布斯现实主义与强调国际秩序的格劳秀斯主义结合了起来,在主 流的国际关系范式之间搭起了桥梁,为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对话提供了可能性。它所阐述的国 际社会的构成特征,事实上与建构主义也有共鸣。 第二部分 国际安全 第五章 国际安全与安全研究 第一节 安全概念的产生与安全研究的发展 一.“安全”概念的由来与界定 安全的概念: 最传统的观点是把安全等同于不存在军事威胁,或者把安全界定为保卫国家免受外来的颠覆和 攻击。 安全包括两个方面:客观方面,是指外界的现状,即国家是否受到威胁,而主观方面则是指人 们的心态,即是否存在恐惧。 国家所受的威胁,存在现实的威胁,也存在潜在的威胁。现实的威胁是指可见的危险,与安全 的客观方面相联系。国家所受到的潜在的威胁是指威胁的可能,它在某种意义上作用于人心理 上一种较长远的东西,是对潜在威胁的忧虑,实际上体现的就是安全的主观涵义。 二.安全研究的发展(P194——P197) 三.安全研究的对象与体系(P197——P198) 第二节 安全关系与安全研究的不同观念 一.现实主义安全观 官方网址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 现实主义所设想的安全关系就是由主权国家所构成的无政府状态,而这种状态的本质就是不安 全。由于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国家间的冲突与不安全是普遍现象,因此国家存在的根本目标就 是加强安全,国家最重要的是在国际体系中保持自己的主权地位。 按照现实主义的观点,国家能否实现安全,最终取决于国家相对其他国家而言的权力或能力, 而这种权力或能力的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国家的军事力量。因此国家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 是尽可能的增大自己的能力,特别是军事能力。 对于现实主义者来说,暴力因素始终是安全中最重要的因素,其他因素只有在同军事因素的发 展相关联的时候,才是重要的。 总之,现实主义的安全观的中心就是国家怎样使用军事力量,以及国家应怎样应对这种不安全 的基本来源。 二.新现实主义与安全合作 新现实主义认为权力只是手段,国家拥有的权力太大或太小都会有风险。国家最终关心的不是 权力而是安全,因此,如果追求更大的权力可能冒不安全的风险,国家就可能选择谈判而不是 战争。因此对于新现实主义者来说,国际政治的特征并非是无休止的冲突与战争,在国家间还 是存在着受制于安全竞争逻辑的有限合作的。 对于合作的结果和影响,新现实主义最关心的就是相对收益问题,国家在合作中最担心的是合 作者进行欺骗,以及通过欺骗获得更大的相对收益。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尽管新现实主义向合作迈出了一小步,但仍然认为在国际体系中缺乏 信任感,并且充满了误解。 三.新自由主义安全观 在安全观上,新自由主义与新现实主义的主要区别,一是更强调秩序对于调节国际无政府状态 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