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TD-SCDMA终端一致性测试技术研究.doc

发布:2017-09-24约5.47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TD-SCDMA终端一致性测试技术研究一、前言   1.技术背景     随着TD-SCDMA产业的迅速发展,众多终端厂家的产品由研发阶段逐渐进入到了白箱联调和集成测试阶段,终端产业链也逐渐形成。但由于3G标准的复杂性,其中有很多不同的实现方法和标准的可选项以及参数范围的广泛性,根据以往WCDMA系统多年来难以兼容的经验教训,如果不进行终端一致性测试,那么多厂商终端的一致性和互联互通性将成为制约TD-SCDMA产业化和商业运营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尽早开展终端一致性测试方面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多个厂家进行设备互联时,通过一致性测试能够充分检查设备实现与相应协议标准的符合程度,提高相同标准不同实现之间成功互联的概率。因此,通过一个标准配置的试验环境,多厂家根据协议规定的测试例来进行标准的、实用的一致性和互联互通性测试,以准确地验证移动终端设备的各项技术、信令和性能要求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2.TD-SCDMA系统简介   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是大唐电信集团代表中国提出并被国际电联所接受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是近百年来我国通信史上第一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通信标准。TD-SCDMA系统全面满足IMT-2000的基本要求。它采用不需对称频谱资源的TDD模式以及FDMA/TDMA/CDMA相结合的多址接入方式,同时使用1.28Mc/s的低码片速率,扩频带宽为1.6MHz。   TD-SCDMA系统综合了TDD和CDMA的所有技术优势,具有灵活的空中接口,并采用智能天线(SmartAntenna)、联合检测(JointDetection)、软件无线电(Software Radio)、接力切换(Baton Handover)等先进技术,具有相当高的技术先进性,在三个主流标准中具有最高的频谱效率,在系统容量、抗干扰能力等方面也都具有突出的优势。   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接口被划分为3个协议层:物理层(L1)、数据链路层(L2)和网络层(L3)。物理层由下行物理信道和上行物理信道组成;数据链路层接受物理层的服务,并向网络层提供服务,它分为媒质接入控制子层(MAC)、无线链路控制子层(RLC)、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子层(PDCP)和广播/多播控制子层(BMC)。MAC子层控制无线信道的接入信令过程。RLC子层提供无线接口的逻辑链路控制。BMC-SAP子层在无线接口的用户平面对公共用户数据提供广播/多播服务。PDCP子层完成将上层协议映射成下层的无线接口协议特性,使上层的协议具有透明性,PDCP层还提供协议控制信息的压缩和解压缩。网络层和RLC又分为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PDCP和BMC只存在于用户平面中。网络层控制平面的最低层为无线资源管理子层(RRC),负责处理移动终端和无线接入网(RAN)之间在网络层控制面的信令,网络层控制平面的高层为移动性管理子层(MM)、呼叫控制子层(CC),分组交换移动性管理子层(GMM)和会话管理子层(SM),属于非接入层。   3.一致性测试简介   所谓一致性测试就是验证设备实现与相应协议标准的一致性,检验不同的待测设备是否能够满足一个统一的要求,从而在相同的外部条件下进行相同的动作,并且输出相同的结果。   终端一致性测试的开展是为了保证不同厂家的终端在网络内的表现一致并能够互联互通,保证终端的开发人员有据可依,从而为运营商保证质量。随着TD-SCDMA产业化进程的推进和商用系统的呼之欲出,研究终端标准和终端测试就成了我们的当务之急。其中,解决TD-SCDMA移动终端设备非一致性问题将成为整个系统演进过程中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积极开展TD-SCDMA移动终端一致性测试技术的研究,提供标准的、实用的一致性测试方法和工具,以准确地验证移动终端设备的各项技术、信令和性能要求,对于TD-SCDMA产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一致性测试原理   一致性测试实质上是利用一组特定的测试例,在一定的网络环境下,对待测设备进行黑箱测试,通过比较实际输出与预期输出的异同,判定待测设备在多大的程度上与标准描述相一致,并借此来保证通过一致性测试的设备在不同网络中的表现一致。   同一类待测设备只有在通过了一致性测试后,才能保证在变化的环境中始终都做出同样的处理,从而有效保证在同一个网络内的其他实体不会发生由此带来的异常处理,确保了所有设备在公共部分实现的一致性。   很多情况下,我们很容易将一致性测试和集成测试混淆,实际上,这两者之间是有一定区别的:   1.实现手段上来讲,集成测试通常是由多个实际的网络设备来进行的,而一致性测试则是用可控的设备来模拟实际网络;   2.从关注目标来讲,集成测试较多关注系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