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于S3C2410的嵌入式Linux系统构建.doc

发布:2017-01-01约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于S3C2410的嵌入式Linux系统构建 目前,在嵌入式系统中基于arm微核的嵌入式处理器已经成为市场主流。随着ARM技术的广泛应用,建立面向arm构架的嵌入式操作系统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已经涌现出许多嵌入式操作系统,如VxWork,windows-CE,PalmOS,Linux等。在众多的嵌入式操作系统中,Linux以其开源代码及免费使用倍受开发人员的喜爱。本文选用的微处理器S3C2410是基于32位ARM920T内核的微处理器,基于此处理器构造一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将其移植到基于32位的arm920T内核的系统中,在此基础上进行应用程序开发。   l开发环境介绍   1.1 基于S3C2410 arm920T的硬件平台   该系统的硬件平台为深圳旋极公司提供,硬件的核心部件为三星$3C2410 arm920T芯片,外围还包括:64 M NAND FLASH和RAM外围存储芯片;串口、网口和USB外围接口;CSTN LCD和触摸屏外围显示设备;UDAl34lTS的外围音频设备。S3C2410处理器和外围设备共同构成了基于arm920T的开发板。   1.2嵌入式Limlx软件系统   该嵌入式Linux的软件系统包括以下4个部分:引导加载程序vivi;Linux2.6.14内核;YAFFS2文件系统以及用户程序。他们的可执行映像依次存放在系统存储设备上,如图1所示:   与通常的嵌入式系统布局有所不同,本系统在引导加载程序和内核映像之间还增加了一个启动参数区,在这个区里存放着系统启动参数。引导加载程序通过调用这些参数来决定启动模式、启动等待时间等,这些启动参数的增加加强了系统的灵活性。本系统采用64 M NANDFLASH的存储设备,其布局如表1所示。   2嵌入式Linux系统设计与实现   2.1 引导加载程序vivi   2.1.1 vivi的基本功能   该系统使用的:Bootloader是vivi,vivi是韩国MIZIResearch公司为其开发的SMDK2410开发板编写的一款引导程序。vivi是CPU加电后运行的第一段程序,其基本功能是初始化硬件设备、建立内存空间的映射图,从而为调用嵌入式Linux内核做好准备。   vivi由2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依赖于CPU体系结构的代码,用汇编语言实现对硬件环境的初始化,并为第二部分代码的执行做好准备;另部分是用C语言实现内存空间的映射,并将Linux内存映像和根文件系统映像从FLASH上读到RAM空间中,设置好启动参数,最后调用内核。   2.1.2 Bootloadcrvivi移植   从网站www.mizi.com下载vivi源码并解压,按以下步骤进行移植,该系统使用arm-GCC一2.95.2对vivi进行编译。   (1)指定/vivi/Makefile文件中的CROSS-COM-PILE,Linux-INCLUDE-DIR,arm-GCC-LIBS,如下面的参考路径:   Linux_INCLUDE_DIR=/opt/host/armv41/include/;   CROSS_COMPILE=/opt/host/armv41/bin/armv41一UD-   known-Linux一:   ARM-GCC-LIBS=/opt/host/armv41/lib/gcc-lib/ar-   mv41一unknown-Linux/2.95.2:   (2)修改/vivi/arch/s3c2410/smdk.C文件里的mtd-par-tition-t default-mtd-partitions[]分区内容如表1所示;   (3)增加/vivi/lib/loadyaffs.C文件,实现烧写yaffs2   映像文件;修改/vivi/lib/Config_cmd.in,增加如下一行:boolload yaffs tO flash commandCONFIG-LOAD-YAFFS,使得loadyaffs命令可作为可选项;   (4)执行make distclean:清理vivi编译环境;执行make menuconfig进行对vivi裁剪,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注意要选上[*]load yaffs tO flash command因为这里用的是YAFFS2文件系统,需要vivi支持YAFFS2映像下载;执行make生成所需要的文件vivi;   (5)采用JTAG烧写映像到目标板NAND FLASH的零地址处,实现引导程序的装载。   2.2 Linux2.6.14内核的移植   2.2.1 内核的选择   Linux内核版本的更新速度非常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