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数学课时分层作业教学设计(北师大版).docx
1.6利用三角函数测高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数学课时分层作业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第1.6节“利用三角函数测高”。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了解测高的概念和方法,理解利用三角函数测高的原理。
2.学习正弦、余弦函数在测高中的应用,掌握利用三角函数计算物体高度的方法。
3.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
1.逻辑推理:通过学习三角函数测高的原理和方法,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正弦、余弦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2.数学建模: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三角函数知识,建立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3.直观想象: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三角函数在测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
4.数学运算:学生能够运用三角函数公式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三角函数测高的原理和方法。
2.正弦、余弦函数在测高中的应用,如何利用三角函数计算物体高度。
难点:
1.理解并掌握三角函数测高的原理和方法。
2.运用正弦、余弦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三角函数公式。
解决办法:
1.通过讲解和示例,引导学生理解三角函数测高的原理和方法,提供清晰的逻辑线索。
2.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题,让学生反复练习并巩固如何利用三角函数计算物体高度。
3.提供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正弦、余弦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4.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并解决理解上的困难和疑问。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教学方法: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将采用讲授法、案例研究法、项目导向学习法和互动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讲授法用于讲解三角函数测高的原理和方法,案例研究法和项目导向学习法用于引导学生运用正弦、余弦函数解决实际问题,互动讨论法用于引导学生提问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教学活动设计:
(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现实生活中的测高问题,引发学生对测高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新课讲解:在讲解三角函数测高的原理和方法时,结合具体的案例和示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运用三角函数计算物体高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练习巩固: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5)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自己的解题心得,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3.教学媒体和资源: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将使用PPT、视频、在线工具等多种教学媒体和资源。
(1)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三角函数测高的原理、方法和实例,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2)视频:播放一些与测高相关的实验或实际应用的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线工具:引导学生使用在线三角函数计算器,进行实时的heightcalculation,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利用三角函数测高》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测量物体高度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利用三角函数测高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三角函数测高。三角函数测高是利用三角函数的原理来测量物体高度的方法。它的重要性在于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测量高不可攀或难以直接测量高度的物体。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三角函数测高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正弦、余弦函数在测高中的应用和如何利用三角函数计算物体高度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三角函数测高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三角函数测高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三角函数测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