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考研政治-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大国关系及区域性热点.ppt

发布:2025-06-09约2.16千字共4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考研政治培训课程;;;;;;;;;在2012年6月3日闭幕的本年度香格里拉对话会上,美国防长帕内塔提出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指出美国将在2020年前向亚太地区转移一批海军战舰,届时将60%的美国战舰部署在太平洋。本质上讲,再平衡不是什么新概念,它依然是在利用中国周边个别国家对中国开展的疑虑,来加固美国的战略地位。“亚太再平衡战略”被视为是对美国重返亚太的进一步充实。;2、在政治上,美国试图孤立中国,它的目的在于试图维持美国在这一地区的领导地位。正如希拉里所言,21世纪是太平洋世纪,更应该是美国的太平洋世纪。要实现这一点,美国必须维持其领导地位,因此加强了在亚太地区的行动。对中国周边国家来说,菲律宾、越南等亚太国家获得美国的支持,同时增加了地区间的冲突和对抗的可能性。对中国来说,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受到挑拨,中国海上实力的拓展空间受到限制,不得不努力维持和谐世界的理念,维持大国形象,同时国内经济受到影响。;正确认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对我国的影响;4、看清亚太地区其他国家的态度。新加坡一家战略咨询公司的专家巴斯卡兰说:“亚洲小国需要美国继续参与亚洲事务,为抗衡中国影响力提供帮助。一个和谐和受到制约的中国更有可能发挥积极的作用。”这段话可以用来帮助我们理解东南亚国家对待中国崛起与美国介入的复杂心态。

一是借美国的力量和市场来制约中国的影响,但这种制约更多的是为了平衡,而不是遏制中国开展。因此,中国要更加重视与亚太地区国家的双边关系。中国需要更多地从稳定和开展一些重要的双边关系入手,夯实与本地区国家合作的长期根底,形成一种进退自如的态势,逐渐到达以双边合作带动多边合作的效果。;奥巴马政府改变过分突出军事平安因素的做法,对外更加强调“再平衡战略”中的外交、经济因素,并试图淡化针对中国的色彩。;;安倍晋三〔1954年9月21日-〕,现任自民党总裁〔第21、25任〕,第90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就任一年内,内阁争议不断,2007年7月安倍领导的自民党于参议院选举中落败,给了安倍内阁很大打击,即使是之后8月27日??倍进行内阁改组,也无法挽回日益下滑的支持度,同年9月12日安倍晋三基于政治现实,政令无法顺利执行,而突然宣布辞去内阁总理大臣一职。安倍请辞后,由前官房长官福田康夫接任内阁总理大臣。2012年再度参选自民党总裁并获胜,成为自民党成立以来首位回任的总裁。;2012年10月17日,安倍晋三参拜了靖国神社。靖国神社供奉有14名二战甲级战犯牌位,对这些战犯的顶礼膜拜就是对现有国际秩序的公然挑战。对靖国神社的参拜意味和呼唤的是日本军国主义的阴魂。靖国神社的参拜浓缩了日本的政治生态,安倍晋三否认了日本侵略。;安倍晋三决定修改2010年制定的《中期防卫力整备方案》,准备增加防卫经费,扩充自卫队人数,以“应对来自中国的威胁”。;安倍晋三的政治态度;安倍晋三的政治态度;安倍晋三的政治态度;;欧盟保护主义抬头,中欧关系受困;欧盟保护主义抬头,中欧关系受困;;欧美重启TTIP谈判;欧美重启TTIP谈判;欧美重启TTIP谈判;欧美重启TTIP谈判;三、地区热点动态;中东格局在动乱中调整;中东格局在动乱中调整;中东格局在动乱中调整;中东格局在动乱中调整;中东格局在动乱中调整;中东格局在动乱中调整;中东格局在动乱中调整;中东格局在动乱中调整;中东格局在动乱中调整;朝核问题;追根溯源,朝鲜半岛的核危机是冷战的产物。

北方强烈要求美国撤出部署在半岛南部的核武器,其意图也是明显的。北方为了自身的平安和开展需要而建立自己的核设施。这种核设施的目的有二:

其一,在国家平安遭遇威胁时成为一种防御的筹码与工具;

其二,在和平建设时期被用作一种重要的能源来开发。;美国在朝核问题上大做文章是希望牢牢掌握朝鲜半岛及东北亚地区平安的主动权,维护其在这一地区的战略地位。

而朝鲜那么希望借助核危机迫使美国改变对朝政策,并希望美国能在朝鲜平安与能源供给方面做出承诺。其目的,一是彻底解除朝鲜的平安困境;二是为已经开始的朝鲜国内改革获取物质的和道义的支持。

相当一局部国际观察家认为,对于处在饥荒边沿的朝鲜,这样做是为了生存。;保证朝鲜半岛无核化,这符合包括朝鲜在内的有关各方的利益,更是维持东北亚地区局势稳定的需要。但朝试图在拥核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开展,和平机制的谈判一时难以启动,朝核问题仍存不确定性,半岛形势依然有再次逆转的可能。

美国必须意识到,一味的强硬只会适得其反。作为对主权和自尊十分敏感的国家,朝鲜很难屈服于武力。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