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复习讲义3.ppt
第三章;内容导引;教学重点难点;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1.近代中国的国情
〔1〕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特点
第一,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根底被破坏了,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在中国经济生活中占有明显的优势。
第二,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开展,但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它的力量很软弱。
第三,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军阀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专政。
第四,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控制着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是中国社会开展的主要障碍。
第五,由于帝国主义在中国实行分裂剥削政策,造成中国实际上长期不统一,政治、经济、文化的开展极端的不平衡。
第六,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人民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上罕见的。(资料片1:近代中国的沦落);〔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3〕近代中国革命的两大历史任务;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二、中国革命经验的形成和开展;1.新民主主义革命根本思想初步形成;2.新民主主义革命根本思想到达成熟;3.新民主主义革命根本思想日臻完善;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来看:;◆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P86〕;2.实践意义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封建地主阶级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实现了中国人民社会政治地位的根本变化,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3.世界意义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是20世纪继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改变世界面貌的伟大历史事件,有力地鼓舞和推动了世界上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对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斗争,极大地增强了他们对抗帝国主义斗争的信心,有力地支持了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地斗争,增强了世界人民争取世界和平地力量。;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根本纲领;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三座大山”〕;袁世凯;官僚资本主义为什么也成为中国革命的对象?〔P7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4.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和前途;二、新民主主义的根本纲领;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根本经验
;一、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可能性;第二,红色政权具有存在和发展的缝隙(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第三,红色政权多在过去受革命影响、群众根底较好的地方;第四,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开展
第五,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存在,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1927-1935〕;〔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内容;3.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P81〕;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三、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及其主要经验;3.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及其关
两个联盟——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阔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另一个是工人阶级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两个联盟的关系——第一个联盟是主要的,是统一战线的根底和依靠;同时也要注意
稳固和开展第二个联盟。;◆4.党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的原那么和经验
——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原那么,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在同顽固派进行斗争时,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那么。
——在革命进程中,必须坚持开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四、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五、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根本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