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时政热点》冲刺训练(解读+押题)-专题20 延迟退休政策(解析版).docx
PAGE1/NUMPAGES2
2025年高考时政热点冲刺训练(解读+押题)
专题20延迟退休政策
一、时政背景
2024年9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
一、延迟退休的原因
70多年来,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健康水平、人口结构、国民受教育程度、劳动力供给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需要进行调整。
当前,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医疗技术进步,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了超过10岁,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了6年。退休年龄没有相应提高,导致人们工作年限减少,受教育年限增加带来的知识技能积累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与教育投入时间相比,回报率明显偏低。
与此同时,我国老龄化趋势明显。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能够减缓劳动年龄人口下降趋势,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二、改革后,退休年龄及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发生的改变
从2025年1月1日起,用15年时间,逐步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60周岁延迟到63周岁,将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50周岁、55周岁,分别延迟到55周岁、58周岁。从2030年1月1日起,将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由15年逐步提高至20年,每年提高6个月。从实施进度看,改革目标不是一步到位,而是渐进式、以较小幅度逐步推进。
三、如何体现自愿、弹性原则?
改革后,职工的退休年龄由原来一个刚性节点,拓展成为一个弹性空间。无论是自愿“往前弹”、与所在单位协商一致“往后弹”,还是改革办法强调的“实施中不得违背职工意愿,违法强制或者变相强制职工选择退休年龄”,都体现了改革对个人意愿的尊重。
四、如何更好保障劳动者权益?
1.保障大龄、超龄劳动者的权益。
提出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完善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制度、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等一系列举措。
2.保障临近退休失业人员。
对领取失业保险金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年的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年限延长至法定退休年龄,在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期间,由失业保险基金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养老保险费。
3.特殊工种可以申请提前退休。
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等国家规定的特殊工种,以及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的职工,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提前退休。
五、如何健全养老托育服务?
实施延迟退休后,将优化养老机构功能结构,扩大普惠型养老服务,鼓励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通过多措并举,缓解家庭养老压力,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服务需求。
二、考向角度
(一)经济与社会
重点考向
(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
高级作答用语:实施延迟退休后,将优化养老机构功能结构,扩大普惠型养老服务,鼓励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通过多措并举,缓解家庭养老压力,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服务需求。
(2)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政府积极履行经济职能,规范市场秩序,提高政府科学调控水平,使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
高级作答用语:延长法定退休年龄,可以有效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减轻财政负担;可以有效缓解因人口老龄化和退休年龄偏低,带来的劳动力短缺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政府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者待遇。要加大对劳动者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加科技教育投入,充分发挥其中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作用,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更好的实现劳动者价值,防止优质人才资源浪费。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高级作答用语:延长法定退休年龄,促使老年劳动者进入服务业,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倒逼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节生产要素投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
(4)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高级作答用语: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
(二)政治与法治
重点考向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发挥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高级作答用语: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提出明确要求。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
(2)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人大代表行使提案权、审议权、表决权和质询权。人大代表积极进行社会调研,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高级作答用语:人大代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回答询问。人大代表积极提,案审议相关议案以及表决相关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