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天津2025年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综合普查大队公开招考9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x

发布:2025-06-13约7.86万字共14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天津2025年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综合普查大队公开招考9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其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共30题)

1、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①直到1757年,牛顿的万有引力学说已经确立很久

②1882年,教皇才被迫承认地动学说

③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压抑的力量战胜了

④1616年,教皇宣布《天体运行》列入禁书

⑤地动学说成了天经地义,这才解除了禁令

??A:①③②⑤④

??B:④②①③⑤

??C:④①⑤②③

??D:①④⑤②③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

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①句时间为“直到1757年”,④句时间为“1616年”,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④句为首句,排除A项和D项。

对比B项和C项,④后面接②还是①。②句时间为“1882年”,根据时间先后顺序,②应该排在④①的后面,排除B项。

验证C项,排列语义通顺连贯。

故本题选C。

?

?

2、快乐不应该是单一的、短暂的、完全依赖外部条件的,而应该是丰富的、持久的、能够靠自己创造的,否则结果仍是不快乐。“可持续的发展”用在这里正合适。青春终究会消逝,如果只是及时行乐,毫不为今后考虑,倒真会“老大徒伤悲”了。

对上述观点概括比较准确的一项是:

??A:应该创造丰富持久的快乐

??B:自己创造的快乐是可持续的

??C:快乐应该是及时行乐

??D:青春会消逝,快乐恒久远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分析文段。文段首先用“快乐不应该……,而应该……”的句式提出快乐应该是丰富的、持久的、能够靠自己创造的。之后用“否则”引导的反面论证来论证前文的观点,最后两句话仍然是对首句进行的补充说明。文段为“总—分”结构,首句为主旨句,即“快乐应该是丰富的、持久的、能够靠自己创造的”。

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故本题选A。

【解析拓展】

B项:文段中“靠自己创造”和“持久的”是并列关系,都属于快乐的特点,因此B项偷换逻辑。C项:表述与原文相悖。D项:说法过于绝对,且“青春会消逝”对应的是分句内容,非重点。

?

3、乐观者理解每个人都与他人不同,并有自己的发展道路,所以他们不和别人攀比,他们对自己拥有和正在做的事情充满信心,他们并不关注别人正做什么,而是关注如何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

??A:乐观者淡泊名利,正视自我

??B:乐观者更注重打造自己的世界

??C:悲观者更容易去关注别人的世界

??D:乐观者拥有更好的价值观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文段首先用“所以”引出结论“乐观者不攀比”,接下来叙述了乐观者不关注别人做什么,最后通过转折词“而”指出“乐观者关注的如何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A项,“淡泊名利”对应首句“所以”之后的“不攀比”,文段中心在转折之后,故表述不准确,排除;

B项,“注重打造自己的世界”对应“关注提高自己生活质量”,符合文意,当选;

C项,文段主题词为“乐观者”,且“悲观者”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D项,文段中未提及“价值观”一词,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故本题选B。

?

4、面对具有威胁性的突发事件,恐慌心理是人们进行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但是,过度的恐慌反应,常常会导致比事件危害本身更为严重的消极后果。经验显示,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许多损失可能不是事件本身造成的,而是由于人们的过度恐慌导致的。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产生恐慌心理是人们在突发事件中的正常反应

??B: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人们的损失往往是自己造成的

??C:突发事件发生时,人们其实不必慌张

??D:面对突发事件,人们应尽量保持稳定的心态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文段首先讲恐慌心理是人们面对威胁性突发事件的本能反应,接着通过“但是”引出过度恐慌会产生消极后果,最后用“经验显示”来列举具体事例进行进一步论证。文段重点是转折之后的部分,即过度恐慌会产生消极后果,作者的意图是呼吁大家在突发事件中应该保持镇定。

对比选项。D项“应尽量保持稳定的心态”是针对文段重点部分问题的解决对策,符合文段的意图。

故本题选D。

【解析拓展】

A项:对应转折之前的内容,非文段重点。B项:是关于“经验显示”的内容,非文段重点。C项:文段强调的是不必“过度恐慌”而非“不必慌张”。

?

?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北宋名臣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经典名句,时隔几百年,现在读来,依然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醍醐灌顶

??B:发人深省

??C:振聋发聩

??D:震耳欲聋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分析语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