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基因的本质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
第3章基因的本质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扬州期末)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链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组号
接种菌型
加入S型菌物质
培养皿中的菌落类型
①
R
蛋白质
R型
②
R
荚膜多糖
R型
③
R
DNA
R型、S型
④
R
DNA
(经DNA酶处理)
R型
A.据表可知,DNA被降解后失去转化功能
B.③中培养皿上形成的菌落多为光滑型
C.③中S型菌的出现是R型菌基因突变的结果
D.①②③组说明DNA是生物主要的遗传物质
2(2024南京期末)下列有关肺炎链球菌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R型细菌被转化为S型细菌后导致小鼠死亡,是因为S型细菌的DNA具有毒性
C.S型肺炎链球菌的菌落为粗糙的,R型肺炎链球菌的菌落是光滑的
D.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DNA进入R型细菌细胞内,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3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元素为()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B.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D.可在DNA中找到15N、32P和35S
4下列有关DNA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分子结构具有特异性和多样性
B.DNA分子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
C.DNA分子中,A与U配对,C与G配对
D.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5(南通期末)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进行了相关实验,为生物遗传的物质探索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下图所示为实验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获得含32P的细菌是标记噬菌体DNA的前提
B.过程①时间越长,噬菌体侵染细菌越充分,结果更可靠
C.过程②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蛋白质与DNA彼此分离
D.过程③沉淀中放射性高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6(2024扬州期中)假设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噬菌体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20%。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31P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至少需要3×10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B.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
C.含32P与只含31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1∶49
D.用含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离心后上清液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
7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噬菌体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组实验说明噬菌体进入大肠杆菌的物质只有DNA
B.完成该组实验需先后用到带32P标记和不带32P标记的大肠杆菌
C.若在上清液中检测到少量放射性,则可能是②过程搅拌不均匀
D.新噬菌体中只有部分含32P,说明只有部分噬菌体获得亲代的遗传信息
8(2024扬州中学月考)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病毒(HRV)都能感染烟叶,但二者致病的病斑不同,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过程表示用TMV的蛋白质外壳感染烟叶,结果说明TMV的蛋白质外壳没有感染作用
B.b过程表示用HRV的RNA单独感染烟叶,结果说明其具有感染作用
C.c、d过程表示用TMV的蛋白质外壳和HRV的RNA合成的“杂种病毒”感染烟叶,结果说明该“杂种病毒”有感染作用,表现病症为感染HRV症状,并能从中分离出HRV
D.该实验证明只有车前草病毒的R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外壳和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不是遗传物质
9(2024江苏模拟)科学家在人体快速分裂的细胞中发现了DNA的四螺旋结构,形成该结构的DNA单链中富含G,每4个G之间通过氢键等形成一个正方形的“G4平面”,继而形成立体的“G四联体螺旋结构”(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该结构的基本单位为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
B.用DNA解旋酶可以打开该结构中的磷酸二酯键
C.该结构中(A+G)/(T+C)的值与双链DNA中相等
D.每个“G四联体螺旋结构”中含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10(2024连云港东海期中)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病毒(HRV)同属于RNA病毒,都可以使烟草患病。将TMV的RNA和HRV的蛋白质外壳混合后感染烟草叶片,使烟草患病,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能检测到TMV的RNA和蛋白质
B.能检测到HRV的RNA和蛋白质
C.能检测到TMV的RNA和HRV的蛋白质
D.能检测到HRV的RNA和T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