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建筑工地安全月活动方案.docx

发布:2025-06-09约2.88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5年建筑工地安全生产月活动实施方案(主题: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

一、活动目标

紧扣“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主题,针对建筑工地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起重伤害、触电、坍塌(“五大伤害”)等高风险场景,通过全员参与的宣传教育、隐患排查、应急演练,强化作业人员安全责任意识,提升一线工人应急处置能力,推动项目从“被动管理”向“全员主动保安全”转变,力争实现6月安全生产“零事故”目标。

二、活动时间

2025年6月1日—6月30日(全国统一“安全生产月”周期)

三、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安全总监任副组长,技术负责人、各标段负责人、分包单位项目经理、监理单位安全工程师为成员,统筹活动部署、资源协调与督导考核。

执行小组:项目安全部牵头,联合技术部、工程部、分包单位安全员成立专项工作组(宣传组、排查组、演练组),明确分工到人(如宣传组负责班前会宣讲,排查组负责每日巡查)。

四、活动内容与安排(紧扣建筑行业特点)

(一)启动宣传周(6月1日—6月7日):“人人讲安全”进班组、到一线

主题启动仪式(6月1日)

时间:上午7:30(结合工人班前会);地点:项目大会议室+各施工区分会场(同步直播)。

内容:项目经理宣读《活动方案》,发布“安全承诺墙”(全体工人、管理人员、分包单位现场签署电子承诺书);播放《建筑行业典型事故警示片》(重点展示高空坠落、塔吊倾覆、临时用电触电等真实案例);邀请一线老工人(如架子工、塔吊司机)分享“我亲历的安全事故教训”。

“安全讲台进班组”系列活动(6月2日—6月7日)

管理层讲责任:项目经理、安全总监轮流到各标段开展“安全责任与履职”专题课(重点解读《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21中“三管三必须”要求)。

工人讲经验:以班组为单位(如木工班、钢筋班、混凝土班)开展“我的岗位安全经”分享会(要求工人用方言、案例讲解“如何正确佩戴安全带”“脚手架搭设的5个关键节点”等实用技巧);优秀分享内容录制为“安全微视频”,在工地食堂电视、围挡电子屏循环播放。

“流动宣传车”全覆盖

定制2辆“安全宣传车”,配备扩音器、安全漫画展板,每日在工地各区域巡回宣传(内容:安全标语、应急电话、“五大伤害”预防口诀);发放《建筑工人安全手册》(图文版,含“安全带正确系法”“临时用电‘一机一闸一保护’”等图解)。

(二)排查攻坚周(6月8日—6月14日):“人人查隐患”防“五大伤害”

全员“安全找茬”行动

要求:全体工人、管理人员、分包单位人员参与,对照《建筑施工安全隐患自查清单》(含脚手架、深基坑、临时用电、起重机械、临边防护5大类),通过“工地安全APP”上报隐患(可匿名);每人至少上报1条有效隐患(如“脚手架连墙件缺失”“塔吊限位器故障”)。

激励:上报有效隐患奖励50-200元(现金+工地超市购物卡);隐患被列为“典型案例”的工人,授予“安全排查小能手”胸牌(月度优先安排评优)。

“四不两直”联合检查

领导小组联合监理单位,开展“突击检查”(不发通知、不打招呼),重点检查:

高风险区域:外脚手架(连墙件、剪刀撑)、深基坑(边坡监测、排水)、塔吊(限位器、钢丝绳)、临时用电(配电箱接地、电缆防护);

人员行为:工人是否正确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特种作业人员(电工、架子工)是否持证上岗。

检查结果当场公示,隐患点悬挂“红黄牌”(红牌停工整改,黄牌限期整改),并通过工地广播通报“最差标段”。

分包单位“安全互查”

组织木工、钢筋、混凝土等分包单位交叉检查(如木工班查钢筋班的临边防护,钢筋班查混凝土班的施工用电);互查结果纳入分包单位月度结算考核(扣减5%-10%安全保证金)。

(三)应急实战周(6月15日—6月21日):“个个会应急”练“真功夫”

多场景实战演练

高空坠落应急演练(6月15日):模拟2名工人在10米外架作业时未系安全带,因脚手板断裂坠落(1人轻伤、1人昏迷);演练内容:现场警戒、伤员急救(止血、固定)、拨打120、上报项目部;要求全体外架工人、安全员、医疗救护组参与。

塔吊吊物脱落演练(6月17日):模拟塔吊吊运钢筋时钢丝绳断裂,吊物坠落砸中临时用电箱(引发短路起火);演练内容:切断电源、使用灭火器灭火、疏散周边人员、排查二次风险(如电线漏电);邀请塔吊司机、信号工、电工全程参与。

深基坑坍塌演练(6月19日):模拟暴雨后深基坑边坡局部坍塌(掩埋1名作业人员);演练内容:边坡加固、机械挖掘救援、心肺复苏(CPR)实操;要求土方班组、机械操作员、应急救援队参与。

应急技能“人人过关”培训

邀请当地住建局安全专家、急救中心医生开展“应急技能特训班”(6月18日—6月20日),培训内容:

实操类:安全带正确佩戴(“高挂低用”)、灭火器/消防水带使用、伤员搬运(避免二次伤害);

理论类:《建筑施工安全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