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家长沟通心得体会.pdf
教师与家长沟通心得体会
教师与家长沟通心得体会1
一、争议之事不入“群”
这里的“群”,是指各种班级群、QQ群、信群等,各种群给
大家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有可能把一些不合适的消息扩大了。比如,
有位家长在看到刚读一年级的孩子放学后膝盖上有伤时,没有和老
师沟通,没有了解实际情况,冲动之下直接就拍照片发群里了,并
说了一些过激的话语,大概意思老师不负责任,居然没有通知家长
之类的,在家长群引起不少的争议。后来的实际情况是几个男生一
起玩,其中一个不小心把受伤的孩子绊倒了,因为害怕老师批评,
都选择了沉默。恰好放学了,老师也没有注意到。
原本是一件小事,却导致误会,甚至让老师难堪。如果能心平
气和地了解实情,或许就不会造成不必要的尴尬了。
二、体谅老师,不要求老师的额外照顾
家长们眼睛里只有一个孩子,而老师的眼睛里是全班的孩子。
老师眼睛里全班的孩子都要兼顾到,这才是她的责任和公平所在。
我们一方面跟老师要公平,一方面又希望得到老师的额外照顾,这
有点贪心。比如,整个班级,座位当然有前有后,坐最后一排的家
长如果总不满意,耿耿于怀,那是否也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呢?甚至,
有家长打电话给老师要求换座位,那最后一排谁来坐呢?家长不妨
放宽心,听从老师的安排,相信老师。
三、尊重老师,不给老师找额外负担
班级群里,每天呼叫老师的,有这样的信息:老师,孩子水杯
找不到了,帮忙找一下;老师,孩子作业本不见了;老师,装被子
的袋子不见了;老师,孩子校服不见了……诸如此类,几乎大天上
演。老师总是帮找,还在群里回复找的情况,忙得不亦乐乎。孩子
慢慢长大了,自己收拾自己的物品,记得自己的物品,这些简单的
自理,能不能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成长呢?
四、信任老师,正对待老师“投诉”
人无完人,再好的孩子都会有犯错误的时候,如果老师和你反
映孩子在校一些不好的表现时,家长肩负教育义务,了解清楚情况,
配合老师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而不是对老师的“投诉”心怀质疑和
抱怨。
五、主动配合老师,支持老师的工作
学校经常会组织一些活动,还需要家长的支持,在自己力所能
及的情况下,配合、支持老师的工作。这些支持,也可能是陪孩子
去参加亲子运动会c参加活动不迟到,遵守游戏规则,开家长会不
玩手机等,这些都是最基本的份内之事。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老师和学生、学生家长间的相处,也是靠
良好的沟通。沟通顺畅了,大家彼此理解认同,师生关系和谐了,
孩子也就会更加喜欢学校和学习生活,这样,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何乐而不为呢?教师与家长沟通心得体会2
1.对于知识型的家长:一般如实向家长反映情况,主动请他们先
提出教育的措施和处理的意见,认真倾听。这些家长一般来讲比较
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他们观察自己孩子的表现经常比我们老师还要
深入、细致、具体,作为教师应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议。当然,在听
取家长意见的同时还要具有自己的判断力,要冷静地分析。他们有
一定的知识、修养,在教育孩子这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与这类学生
家长交谈后通常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对于溺爱型的家长:一般见面都要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
好的一面给予肯定,再调皮捣蛋的孩子身上都会有一些闪光点,抓
住他们身上的积极品质,那些溺爱型的家长更是希望听到老师对自
己孩子的肯定。要充分尊重学生家长的感情,肯定家长热爱子女的
正确性,这样家长才会从心理上接受老师的意见。同时,也要用恳
切的语言向家长映情况,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于这样的家长,
教师要在肯定中提出要求,在要求中透着婉转。教师的主要目的是
要家长全面的了解孩子,从而主动地与老师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方
法,主动配合教育工作。
3.对于脾气暴躁型的家长:这样的家长往往文化程度不太高,
“恨铁不成钢”,学生一出现毛病,他们也不加分析就拳脚相向。
与这样的家长沟通要特别讲究方式方法,谨慎行事。要以柔风细雨
式的交谈方式。首先就要以情服人,取得家长的信任。使他们相信,
请他们到学校来并不是为了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