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超高层塔楼沉降观测施工方案(观测点布置图).doc

发布:2025-06-10约9.24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xx建设工程有限公司xx城二期工程测量方案

PAGE12

目录

TOC\o1-3\h\z\u一、工程概况 3

二、施工测量依据 3

三、测量部署 3

3.1测量仪器: 3

3.2测量施工组织 4

四、沉降观测水准网的建立及测量方法 4

4.1、校核水准控制点 4

4.2、水准点控制网的测设 4

五、沉降观测方法和一般规定 4

5.1沉降观测周期 5

5.2沉降观测工作的要求 6

5.3沉降观测的作业方法和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6

5.4沉降观测点布置: 7

5.5沉降观测埋设要求: 8

5.6、控制点保护措施 9

六、沉降观测 9

6.1确定沉降观测路线并绘制观测路线图 9

6.2沉降观测点的首次高程测定 10

6.3作业中应遵循的规定 10

6.4沉降作业过程技术指标 10

6.5沉降变形允许值 11

七、沉降观测数据计算及成果整理 11

7.1沉降观测的精度 11

7.2沉降观测数据记录表: 12

7.3沉降曲线图: 12

7.4平差计算 12

7.5成果报告 12

八、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 12

8.1安全生产措施 12

8.2文明施工措施 12

九、附表 12

一、工程概况

xxxx二期工程位于xx市xx区古浪路368号,该项目东侧为本项目一期工程,西侧为桃浦河,南侧为古浪路,北侧为沪嘉高速公路;包括两栋写字楼(19F),一栋星级酒店(24F),一栋公寓式酒店(19F),裙房4~5F,地下室为三层。该项目基坑占地面积约为65784m2,基坑周边长约1150m;基础开挖深度约为13.55-15.55m。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6.200m;塔楼顶标高为108m。

作业内容:对本工程裙房、1#、3#、5#、6#主体结构施工阶段进行沉降观测。

二、施工测量依据

2.1设计院提供的沉降测量布置点图

2.2根据xx市测绘院提供的测量成果表G20和G21两个控制点

2.3《工程测量实用技术手册》

2.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5《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2.6《建筑沉降观测方法》DGJ32-J18-2006

三、测量部署

3.1测量仪器:

表3-1现场测量仪器一览表

序号

器具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测量精度

1

精密水准仪

S1

1

每公里往返高差中误差≤1mm

2

铟瓦水准尺

2m

1

已鉴定良好

3.2测量施工组织

职务

姓名

职责

总指挥

全面负责沉降观测技术、安全、质量。

执行指挥

沉降观测阶段现场控制全面管理。

项目工程师

沉降观测方案编制、交底

安全主管

沉降观测的各项安全管理

北区组员:

沉降观测实施人

南区组员:

四、沉降观测水准网的建立及测量方法

4.1、校核水准控制点

根据xx市测绘院提供的控制点G20(+5395.988,-7414.935标高4.969)和G21(+5412.241,-7536.712标高7.349)点,作为建筑沉降观测的基准点。施测前对给定的水准控制点,采用精密水准仪,往返复测,前后视距尽量等长,以确保精度,若实测高差平均值与给定高差值之差小于±4时(n为实测站数),或±20(l为测线长度,KM为单位),所给水准点符合要求。

4.2、水准点控制网的测设

建筑物施工平面控制网,平面工作基点控制网应符合下表规定:

表4-1建筑物施工平面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边长相对中误差

测角中误差

一级

≤1/30000

7″√n

二级

≤1/15000

15″√n

五、沉降观测方法和一般规定

一二级水准测量的观测方式应符合表5-1的规定:

表5-1一、二级水准测量观测方式

级别

高程控制测量、工作基点联测级首次沉降观测

其他各次沉降观测

DS05、DSZ05型

DS1、DSZ1型

DS3、DSZ3型

DS05、DSZ05型

DS1、DSZ1型

DS3、DSZ3型

一级

往返测

往返测或单程双测站

二级

往返测或单程双测站

往返测或单程双测站

单程观测

单程双测站

5.1沉降观测周期

建筑变形测量应按确定的观测周期与总次数进行观测。变形观测周期的确定应以能系统地反映所测建筑变形的变化过程、且不遗漏其变化时刻为原则,并综合考虑单位时间内变形量的大小、变形特征、观测精度要求及外界因素影响情况。

5.1.1沉降观测周期:

(1)普通建筑可在基础完工后或地下室砌完后开始观测,大型、高层建筑可在基础垫层或基础底部完成后开始观测;

(2)观测次数与间隔时间应视地基与加荷情况而定。民用高层建筑可每加高1~5层观测一次,工业建筑可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