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疾病护理常规.pptx
手指疾病护理常规
演讲人:
日期:
目
录
CATALOGUE
02
临床诊断评估
01
疾病概述与分类
03
常规护理措施
04
术后康复管理
05
并发症防控
06
家庭护理指导
疾病概述与分类
01
包括骨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手指关节炎
如甲沟炎、指头炎、腱鞘炎等。
手指感染性病变
如手指扭伤、挫伤、挤压伤等。
手指软组织损伤
01
03
02
常见手指疾病类型
如扳机指、狭窄性腱鞘炎等。
手指屈肌腱鞘炎
04
手指关节炎
由关节劳损、自身免疫反应等因素引起,多见于中老年人。
手指软组织损伤
常见于手指受到外力冲击或扭曲。
手指感染性病变
多由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感染所致,常见于手指有创伤或抵抗力低下的人群。
手指屈肌腱鞘炎
多由于手指长期反复活动或慢性劳损所致,如长时间使用电脑、乐器等。
病因与高危人群
基础护理目标
采取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法减轻手指疼痛和肿胀。
缓解疼痛与肿胀
保持手指清洁,定期消毒,防止病原体侵入。
预防感染
通过康复锻炼和手术治疗,恢复手指的正常功能和活动范围。
恢复手指功能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减轻心理压力
临床诊断评估
02
典型症状识别
疼痛
手指疾病常伴随疼痛,不同疾病疼痛性质和程度有所不同。
01
肿胀
手指肿胀是常见症状,可能是炎症、损伤或循环障碍的表现。
02
畸形
手指畸形可能是先天性疾病或后天损伤的结果,如槌状指、爪形手等。
03
活动受限
手指活动受限可能由关节疾病、肌肉或神经损伤引起。
04
X线检查
常用于评估手指骨骼结构和关节病变,如骨折、关节炎等。
01
MRI检查
对软组织损伤、神经病变和某些肿瘤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02
CT检查
用于评估骨骼病变和复杂的手部结构,如三维重建等。
03
超声检查
有助于诊断肌肉、肌腱、滑膜等软组织的病变。
04
影像学检查方法
功能损伤分级
轻度损伤
手指功能轻度受限,能完成日常活动,如关节炎早期。
02
04
03
01
重度损伤
手指功能丧失,无法完成基本日常活动,如神经断裂导致的手指麻痹。
中度损伤
手指功能明显受限,无法完成精细动作,如手指骨折后。
完全丧失功能
手指完全无法活动,如严重的创伤或截肢导致的功能丧失。
常规护理措施
03
在接触患者前后,必须彻底清洗双手,以避免交叉感染。
清洗双手
用生理盐水或温水清洗创面,去除污物和坏死组织,保持创面清洁。
创面清洁
使用碘伏或医用酒精对创面进行消毒,防止细菌感染。
消毒处理
创面清洁与消毒规范
固定支具使用原则
正确使用支具
根据患者手指的形状和受损程度,选择合适的支具进行固定,避免过度弯曲或伸展。
定期更换支具
选择合适的支具
确保支具固定牢靠,避免松动或移位,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和治疗需要,定期更换支具,避免长期固定导致关节僵硬。
疼痛管理策略
疼痛评估
及时评估患者疼痛的程度和性质,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01
根据疼痛程度,给予患者适当的止痛药或消炎药,缓解疼痛和炎症反应。
02
非药物治疗
可通过冷敷、抬高患肢、按摩等方式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03
药物治疗
术后康复管理
04
关节活动度训练
被动活动
通过康复师的手法,轻柔地活动患者的手指关节,以防止关节僵硬和粘连。
01
主动活动
在康复师的指导下,患者主动进行手指关节的屈伸活动,逐渐恢复关节活动度。
02
活动频率和时间
根据手术情况和康复计划,合理安排每日的活动频率和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03
瘢痕预防处理
使用硅酮类瘢痕预防软膏或贴片,可有效减少瘢痕的形成和增生。
硅酮类制品
使用弹力绷带或瘢痕压迫器对手术区域进行压迫,以减少瘢痕的形成。
压力疗法
结合专业的按摩手法和理疗设备,促进手术区域的血液循环和软化瘢痕。
按摩与理疗
关节活动度评估
通过肌力测试,了解患者手指肌力的恢复情况,为康复计划提供有力依据。
肌力评估
日常生活能力评估
评估患者手指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能力,如拿、捏、握等动作的完成情况。
定期评估手指关节的活动度,确保康复计划的实施效果。
复健进度监控
并发症防控
05
感染预警指征
局部红肿热痛
手指局部出现红肿、疼痛,皮温升高,提示可能出现感染。
01
伤口处渗出物增多,颜色混浊或呈脓性,提示感染风险增加。
02
淋巴结肿大
手指周围淋巴结出现肿大、疼痛,提示感染可能扩散。
03
渗出物增加
血液循环观察要点
手指颜色
观察手指颜色是否红润,有无苍白、发绀等血液循环不良表现。
01
毛细血管充盈时间
用手指轻压指尖,观察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是否延长。
02
手指温度
对比两侧手指温度,患侧手指温度偏低可能提示血液循环障碍。
03
检查手指痛觉、触觉、温度觉等感觉功能是否异常。
感觉功能
观察手指关节活动是否受限,能否完成精细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