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人教版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计划.docx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备考计划
一、认知到位
对二轮复习认知到位:二轮复习巩固一轮复习成果,以专题形式,构建重点内容的结构体系,形成条理化、网络化的有机体系,加强地理学科内容的贯通,提高迁移能力,,增强学科内综合能力。通过专题突破,形成对不同问题的分析思路和解题方法,在进一步完善体系的同时,使学科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发展。
2.区分任务和目标,凡事把目标挺在最前面:人人明确目标,人人明确并时时关注重本、普本目标学生、优秀学生,引领学生对自己认知到位,坚定目标,积极承担责任,创造性地真实目标落地。
3.对上学期问题的认知:发挥核心团队的示范带头作用,提高骨干教师的认知、实践和育人水平。利用好拜师结对和骨干教师的帮扶作用,落实课前碰头、先听后上等措施,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共同追求生活的幸福和事业的成功。所有的事情必须要能有始有终,整个过程持续进行够实现完美闭环,最终有一个完美的结果。
二、工作目标
1.团队建设目标:打造优秀备课组,落实真实目标。教师准确理解新高考、新课标和新教材,能够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研究成果真正落地,勤奋努力、用心用情、团结协作相互成就、成就学生、幸福教师。
课程研究目标:把脉高考,深钻学情,研究高考题,研究高考政策,注重高考信息收集与研究,准确把握考向,把研究成果和结论,创新落实到日常教学中;教师深入研究复习课课堂教学,确保课堂质量和效益;深入研究学生学习过程,提升学生素养和能力的形成,确保学生整体水平的提升。
课堂创新目标:课堂真实高效,保障课堂的学习效果。做到每节课堂都能有至少五分钟的留白,让学生反刍所学的内容。通过课堂的高效学习,帮助学生积极投入到高三复习备考,实现生命全成长。重点本科:183+人。
三、组织实施
(一)充分发挥好团队合作,团队备考。
集体备课充分研究。备课组内资源共享,分工合作。教学上既有所统一,又结合不同组合学情调整,确保效果。
严格落实教学常规,提高教学效益。
全组教师都能落实好备课常规和课堂教学常规的要求,认真备课,上课。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及活动,确保备课和上课质量。最终到达提高教学效益的目的
(三)强化研究,增强复习的方向性、科学性
1.认真研究高考评价体系,研究课程标准,明确考查的核心,把握好方向。
2.演练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特别是全国新课程卷高考试题,每周演练一套高考试题,通过研究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准确把握当前高考的结构、特点、规律和方向。
3.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准确把握地理事象的内在规律和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每个章节在历年高考中考查的形式、内容,通过对高考题的分析与研究,能够准确地把握高考题的特点和命题思路,增强应考复习的方向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4.充分利用好市二轮师范课的机会,学习其他学校的成功做法和好的经验,多搜集高考信息,关注学情,指导复习,提高复习的效率。
(四)向落实和规范要质量。
1.课堂要加大检查和落实力度,做到当堂内容当堂巩固,提高课堂效率。
2.指导学生用好错题本,减少时间浪费,分类对题型进行整理,只有彻底消化的东西,才能在高考中灵活运用。
(五)帮助学生成长。
1.经常和学生沟通交流。经常和学生沟通交流,不断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具体分析出学生的问题,并指导方法,帮助学生不断提升。
2.对弱科学生进行帮扶工作。利用错题本、弱科小组等组织弱科学生补弱,不断提升地理素养。
四、配档表
时间
时间
正课
补充
2月10日-2月16日
周一
一轮复习终期检测讲评
周二
周三
元宵节
周四
专题二大气运动复习
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
逆温
风的形成、小尺度的风
大气环流与降水
天气系统
气候类型
微专题副热带高压
微专题雾
完成大气运动专题;利用周末进行二轮复习拉练一。
周五
周日
2月17日-2月23日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日
2月24日—3月2日
周一
专题三水体运动规律
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河流特征
海水运动及其影响
海水的性质
海气相互作用
微专题含沙量与输沙量
微专题湖泊
本周完成水体运动专题;利用周日的课清底子。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日
3月3日—3月9日
周一
专题三地貌演变规律
内力作用与地貌
外力作用与地貌
河流阶地与三角洲
地层与地球演化历史
微专题冲淤平衡、游荡性河道和辫状水系
微专题河流地貌的演化过程
本周完成地貌演变专题;利用周日进行二轮复习拉练二。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日
3月10日—3月16日
周一
专题: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
植被
土壤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微专题植物与动物
本周完成整体性和差异性专题;利用周日进行二轮复习拉练三。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日
3月17日—3月23日
周一
一模
专题:自然灾害及其防御
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地质灾害及其防御
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微专题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