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习题答案.docx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习题答案
【篇一: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部分练习题答案】
压力、2矿山压力显现、3矿山压力控制、4原岩应力、5支承压力、6老顶、7直接顶、8直接顶初次垮落、9顶板下沉量、10老顶初次来压、11周期来压、12关键层、13开采沉陷、14充分采动与非充分采动、15岩层移动角、16岩层变形、17沿空留巷、18沿空掘巷、19锚固力、20软岩、21顶板大面积来压、22浅埋煤层、23放顶煤开采。
二、简答与分析论述
1.简述原岩应力场的概念及主要组成部分。
2.原岩应力分布的基本特点
3.支承压力与矿山压力的区别?
4.煤柱下方底板岩层中应力分布特点及其实际意义?
5.简述岩石破碎后的碎胀特征及其在控制顶板压力中的作用?
6.分析采场上覆岩层结构失稳条件
7.分析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与改善顶板状况的关系。
8.试分析开采深度对采场矿山压力及其显现的影响。
9.老顶破时在岩体内将引起什么性质的挠动,其特点是什么?有何实用意义?
10.简述回采工作面周围支承压力分布规律。
11.是否矿山压力大矿山压力显现也必然强烈,试举例说明。
12.简述我国缓倾斜煤层工作面顶板分类方案。
13.支撑式、掩护式、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结构特征及适用范围。
14.简述采场支架与围岩关系特点。
15.分析采场支架工作阻力与顶板下沉量“p-△l”曲线关系
16.试分析综采面支护质量监测对于改善工作面支架—围岩关系,确保工作面高产高效的作用。
17.简述开采后引起的上覆岩层的破坏方式及其分区。
18.简述绿色开采技术体系,关键层的作用。
19.简述控制岩层移动的技术。
20.为什么说锚注支护是软岩巷道支护的新途径?
21.采区平巷在其服务期内沿走向的矿压规律有哪些?采动影响带的前影响区和后影响区内矿压显现时间和机理有何不同?
22.沿空留巷矿压显现基本特征?与沿空掘巷矿压显现的主要区别?
23.跨巷回采卸压的基本原理?
24.画出巷道支架与围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并分析支架与围岩的相互作用原理。
25.高强度螺纹钢锚杆组成及其经常与之组合使用的支护材料。
26.如何根据锚杆对围岩的约束方式定义锚杆锚固力?
27.简述软岩巷道变形力学机制。
28.简述影响顶煤冒放性的主要因素,提高顶煤冒放性的主要措施。
一、名词解释:
1、老顶:通常把位于直接顶之上对采场矿山压力直接造成影响的厚而坚硬的岩层称为老顶。2、顶板下沉量:一般指煤壁到采空区边缘裸露的顶底板的相对移近量,顶底板的相对移近量。3、原岩应力:存在于地层中未受工程扰动的天然应力称为原岩应力。
4、周期来压:由于裂隙带岩层周期性失稳而引起的顶板来亚现象称为工作面顶板的周期来压。5、回采工作面:在煤层或矿床的开采过程中,一般把直接进行采煤或采有用矿物的空间称为回采工作面,简称采场。6、直接顶:一般把直接位于煤层上方的一层或几层性质相近的岩层称为直接顶。7、矿山压力:由于矿山开采活动的影响,在巷硐周围岩体中形成和作用在巷硐支护物上的力定义为矿山压力。8、矿山压力显现:由于矿山压力作用使巷硐周围岩体和支护物产生的种种力学现象统称为矿山压力显现。
9、矿山压力控制:所有减轻,调节,改变和利用矿山作用的各种方法,均叫做矿山压力控制。9、直接顶初次垮落:直接顶第一次大面积的垮落称为直接顶的初次垮落。
10、老顶初次来压:当老顶悬露达到极限跨距时,老顶断裂形成三铰拱式的平衡,同时发生已破断的岩块回转失稳有时可能伴随滑落失稳,从而导致工作面顶板急剧下沉,此时,工作面支架呈现受力普遍加大的现象称为老顶初次来压。11、支承压力:在岩体内开掘巷道后,巷道围岩必然出现应力重新分布,一般将巷道两侧改变后的切向应力增高部分称为之承压力。12、关键层:将对上覆岩层局部或直至地表的全部岩层活动起控制作用的岩层称为关键层。13、冲击能指数:在单轴压缩状态下,煤样全“应力---应变”曲线峰值c前所积聚的变形能es与峰值后所消耗的变形能ex之比值。13、沿空留巷:在上区段工作面采过后,通过加强支护或采用其他有效方法,将上区段工作面运输平巷保留下来,供下区段工作面回采时作为回风平巷。14、沿空掘巷:回采工作面采过后,沿采空区边缘掘进的巷道。15、软岩:是一种特定环境下的具有显著塑性变形的复杂岩石力学介质。16、底鼓:底板向上鼓起的现象。17、煤矿动压现象:煤矿开采过程中,在高应力状况下积聚有大量弹性能的煤或岩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破坏,冒落或抛出,使能量突然释放,呈现声响,震动以及气浪等明显的动力效应,这些现象通称为煤矿动压现象。它有三种形式:冲击矿压,顶板大面积来压,煤与瓦斯突出。18、冲击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