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对制度培训考核试题有答案.docx
查对制度培训考核试题有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哪项不属于输血查对内容:()
A.床号
B.性别
C.血型
D.血袋号
答案:B
答案分析:输血查对内容包括床号、姓名、血型、血袋号等,性别不属于输血查对的关键内容。
2.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不包括()
A.严格进行三查七对
B.下一班护士查对上一班医嘱反应
C.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
D.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答案:B
答案分析: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强调三查七对、双人核对以及观察用药反应,下一班护士查对上一班医嘱反应并非该制度内容。
3.输血前,需经几人查对无误后,方可输入()
A.1人
B.2人
C.3人
D.4人
答案:B
答案分析:为确保输血安全,输血前需经两人查对无误后才可输入。
4.手术室接患者时,应查对患者哪些内容()
A.科别、床号、姓名
B.性别、年龄、诊断
C.手术名称、手术部位
D.以上都是
答案:D
答案分析:手术室接患者时,要全面查对患者的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等信息。
5.医嘱查对制度中,处理医嘱者()检查变化医嘱的落实情况。
A.每天
B.每周
C.每两周
D.每月
答案:A
答案分析:处理医嘱者应每天检查变化医嘱的落实情况,以保证医嘱执行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6.输血时查对,做法错误的是()
A.输血完毕,在标签上签名,保留空血袋24小时
B.取血时与血库人员共同查对
C.输血前由两名护士核对
D.输血开始时,应观察10分钟,无不良反应后,方可离开
答案:D
答案分析:输血开始时应观察15分钟,而非10分钟,无不良反应后,护士方可离开。
7.以下哪项不是手术安全核查的内容()
A.患者身份核查
B.手术部位与标识核查
C.麻醉方式核查
D.病房护士工作质量核查
答案:D
答案分析:手术安全核查主要针对患者身份、手术部位、麻醉方式等与手术直接相关的内容,病房护士工作质量核查不属于手术安全核查范畴。
8.护理部()随机抽查护理人员对查对制度的掌握及执行情况。
A.每月
B.每季度
C.每半年
D.每年
答案:A
答案分析:护理部每月随机抽查护理人员对查对制度的掌握及执行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
9.下列关于医嘱查对说法错误的是()
A.医嘱必须每班查对
B.护士长每周总查对一次
C.临时医嘱执行者要记录执行时间并签全名
D.重整医嘱不需要核对
答案:D
答案分析:重整医嘱也需要严格核对,以保证医嘱的准确性。
10.执行口头医嘱时做法错误的是()
A.一般情况下不执行口头医嘱
B.在抢救或手术过程中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护士必须复诵一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C.抢救结束后,医生要及时补开医嘱
D.护士在补开的医嘱后签执行时间和姓名
答案:D
答案分析:抢救结束后,医生补开医嘱,护士应在执行口头医嘱时签执行时间和姓名,而不是在补开的医嘱后签名。
11.三查七对中“三查”不包括()
A.操作前查
B.操作中查
C.操作后查
D.操作前准备查
答案:D
答案分析:三查是指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不包括操作前准备查。
12.下列哪项不是输血查对的“八对”内容()
A.姓名、床号
B.住院号、血袋号
C.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
D.献血者姓名
答案:D
答案分析:输血查对的“八对”包括姓名、床号、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剂量,不包括献血者姓名。
13.手术安全核查应在()三个时间段进行。
A.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
B.术前访视时、手术开始前、术后回病房时
C.患者进入手术室、手术进行中、手术结束后
D.麻醉前、手术中、麻醉苏醒后
答案:A
答案分析:手术安全核查应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这三个关键时间段进行。
14.药房发药时应查对()
A.姓名、性别、年龄
B.药名、剂量、用法
C.配伍禁忌、药品质量
D.以上都是
答案:D
答案分析:药房发药时要全面查对姓名、性别、年龄、药名、剂量、用法、配伍禁忌、药品质量等内容。
15.护士在执行注射、输液等操作时,应在()时间进行查对。
A.操作前
B.操作中
C.操作后
D.以上都是
答案:D
答案分析:护士执行注射、输液等操作时,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都要进行查对,确保操作准确无误。
16.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
A.减慢输血速度
B.停止输血,保留血袋
C.加快输血速度,观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