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跑道飞机滑行事故应急预案.docx
机场跑道飞机滑行事故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有效应对机场跑道飞机滑行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对机场运营的影响,确保机场的安全、有序运行,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民用机场管理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民用航空运输机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管理规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机场跑道飞机滑行过程中发生的各类事故,包括但不限于飞机碰撞、冲出跑道、起火、机械故障等事故的应急处置。
(四)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机场应急指挥中心的统一领导下,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分级负责,协同配合,共同做好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3.快速反应,科学处置
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准确地获取事故信息,科学、有效地采取应急处置措施,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4.资源共享,协同作战
整合机场内外的应急资源,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互补,形成应急处置合力,共同应对事故。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应急指挥中心
机场设立应急指挥中心,作为事故应急处置的最高指挥机构。应急指挥中心由机场总经理任总指挥,分管安全的副总经理任副总指挥,成员包括机场各相关部门负责人。
应急指挥中心的主要职责是:
1.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机场跑道飞机滑行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制定和发布应急处置的决策和命令,组织实施应急救援行动。
3.协调机场内外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应急救援工作,调配应急资源。
4.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政府部门报告事故情况,请求支援。
5.负责事故应急处置的总结和评估工作。
(二)各专业应急小组
1.抢险救援组
由机场消防、安保等部门组成,组长由消防部门负责人担任。
主要职责是:
-迅速赶赴事故现场,进行灭火、救援和抢险工作,营救被困人员。
-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和封锁,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维护现场秩序。
-协助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和转运。
2.医疗救护组
由机场医疗急救中心和当地医疗机构组成,组长由机场医疗急救中心负责人担任。
主要职责是:
-迅速赶到事故现场,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和初步诊断。
-组织协调医疗资源,将受伤人员转运至附近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伤亡人员的统计和身份确认工作。
3.后勤保障组
由机场后勤、物资供应等部门组成,组长由后勤部门负责人担任。
主要职责是:
-负责提供应急救援所需的物资、设备和器材,保障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安排应急救援人员的食宿和休息场所,做好后勤服务工作。
-保障机场的水、电、气等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能源供应。
4.信息发布组
由机场宣传、公关等部门组成,组长由宣传部门负责人担任。
主要职责是:
-及时收集、整理和分析事故信息,制定信息发布方案。
-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向社会公众发布事故的真实情况和应急处置进展,回应社会关切。
-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和协调,引导舆论导向,避免不实信息的传播。
5.事故调查组
由机场安全管理部门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组长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担任。
主要职责是:
-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和调查,收集相关证据和资料。
-分析事故原因,确定事故责任,提出处理建议。
-撰写事故调查报告,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和防范建议。
三、预警与应急处置
(一)预警机制
机场建立健全跑道飞机滑行事故预警机制,通过以下方式获取事故预警信息:
1.机场塔台监控系统
实时监控跑道上飞机的滑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发出预警信号。
2.飞机机载设备
飞机上的各种传感器和监测设备能够实时监测飞机的运行状态,当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自动向机场塔台发送预警信息。
3.地面监测设备
机场跑道周边设置的各种监测设备,如气象监测仪、道面传感器等,能够实时监测跑道的气象条件和道面状况,当出现不利于飞机滑行的情况时,及时发出预警。
4.人员报告
机场工作人员、飞行员等在发现跑道飞机滑行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向机场塔台报告。
(二)预警级别及发布
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影响,将预警级别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预警信息由机场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发布,通过机场内部广播、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通知各相关部门和人员。同时,通过机场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渠道向社会公众发布预警信息。
(三)应急处置程序
1.接警与报告
机场塔台接到飞机滑行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向机场应急指挥中心报告事故的基本情况,包括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