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观后感.docx
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观后感
20X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XX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这一时刻,注定被历史铭记,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观看此次表彰大会,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那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画面、一个个闪耀着光芒的名字,都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带给我无尽的震撼与启迪。
脱贫攻坚,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是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战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过8年持续奋斗,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这一胜利,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是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创造的又一伟大奇迹。
在观看表彰大会的过程中,那些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事迹,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他们中,有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驻村干部,有一心为民、发展产业的致富带头人,有致力于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教师,有倾心医疗救助、为贫困群众健康保驾护航的医生……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与担当,什么是奉献与付出。
“燃灯校长”张桂梅,她用自己的爱与坚韧,为贫困山区的女孩们撑起了一片天。她扎根贫困地区四十多年,克服重重困难,创建免费女子高中,让那些原本可能被命运束缚的女孩有了改变人生的机会。她的双手贴满了止痛膏,走路一瘸一拐,但她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和激励着每一位学生。她的事迹,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也让我明白了,只要心中有信念,有对人民的热爱,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时代楷模”黄文秀,放弃大城市的繁华,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她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需求,为村里引进产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无情地夺走了她年轻的生命。她把青春和热血都献给了脱贫攻坚事业,她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行。她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让我们看到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奉献。
还有“当代愚公”黄大发,他带领群众,历时36年,在绝壁上开凿出一条“生命渠”,改变了当地贫困落后的面貌。他以“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誓言,展现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他的事迹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就能够创造人间奇迹。
这些先进人物的事迹,只是脱贫攻坚战场上的一个缩影。在这场伟大的战役中,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将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涌现出许多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赞歌。
脱贫攻坚的胜利,不仅让贫困群众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也让贫困地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贫困村,如今道路宽敞平坦,一栋栋崭新的房屋拔地而起,产业发展生机勃勃,群众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长足进步,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通信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脱贫攻坚的胜利,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坚定决心和强大能力,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以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为榜样,学习他们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学习他们一心为民、奋发有为的使命担当,学习他们勤勉务实、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学习他们甘于奉献、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我们要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保持昂扬向上的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一名[具体身份],我深感责任重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脱贫攻坚先进为榜样,立足本职岗位,努力工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我将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中,关注农村发展,关心农民生活,为农村的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文化建设等方面出谋划策、贡献力量。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让广大农村地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脱贫攻坚的胜利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