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清版)DB13∕T 2994-2019 冬小麦节水节肥节药高效生产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6-09约2.12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7

B22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2994—2019

冬小麦节水节肥节药高效生产技术规程

2019-07-04发布2019-08-01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3/T2994—2019

I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党红凯、曹彩云、郑春莲、李科江、马俊永、李海山、李积铭、李和平、李广新、韩江伟、王桂锋、高晶。

DB13/T2994—2019

1

冬小麦节水节肥节药高效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冬小麦节水节肥节药高效生产的节水生产技术、节肥生产技术、节药生产技术和配套栽培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地势平坦、无污染壤质土、土壤盐分含量低于2‰的河北低平原井灌小麦种植区,灌溉水质量符合GB/T5084。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404.1.4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T5084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15671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NY/T2911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

DB13/T2362小麦玉米两熟区夏玉米生育后期一水两用技术规程

DB13/T2364冬小麦测墒灌溉技术规程

3节水生产技术

3.1选择抗旱节水品种

选用通过国家或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适宜河北低平原种植的抗旱节水丰产的中早熟品种,抗旱指数≥1.1。

3.2测墒补灌

3.2.1墒情苗情监测

足墒播种不提倡冬灌。春季通过定点、定期(特殊自然灾害除外)对代表性麦田地块的土壤墒情进行监测调查。返青-拔节期,对代表性地块的小麦群体与个体指标进行监测调查。

3.2.2依墒补水

返青-拔节期,根据不同苗情和墒情进行分类管理,按照苗情优先的原则,灌溉技术方案参照DB13/T2364中7.3.1-7.3.4部分执行。扬花-灌浆期根据墒情,灌溉技术方案参照DB13/T2364中7.4-7.5部分执行。

DB13/T2994—2019

2

3.2.3灌溉方式

采用微喷灌或小畦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微喷灌溉,每亩灌水量30m3~40m3;小畦灌溉,每亩灌水量40m3~50m3。

4节肥生产技术

4.1测土施底肥

依据测土配方结果,精准确定氮肥、磷肥、钾肥和中微量元素的施用量作底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照NY/T2911执行。根据肥料配方与小麦作物对养分的需求特点,选择配方相同或相近的复混肥料,也可选择单质或复混肥料自行配制,肥料选用参照NY/T496中4.4部分执行。

4.2测苗追氮肥

4.2.1小麦植株NO3--N含量测定

春季全田50%以上植株茎部第1节间露出地面1.5cm~2.0cm时,为拔节期。拔节期灌水前,麦田中随机取30株植株,采集茎基部0.5cm~1.0cm长茎作为测定样本,切碎混匀采用水杨酸法进行NO3--N含量测定。

4.2.2氮肥追施推荐量的确定

根据小麦植株NO3--N含量水平,确定不同目标产量对应的追肥量。NO3--N含量、目标产量和追肥量之间关系见表1。

表1植株诊断追肥(Nkg/亩)推荐表

产量目标(kg/亩)

NO3--N测定值(mg/L)

<1100

1100~1200

1200~1300

1300~1400

1400~1500

1500

<550

10.0

9.5

9.0

8.5

8.0

7.0

450~550

9.0

8.5

8.0

7.5

7.0

6.0

350~440

8.5

8.0

7.5

7.0

6.0

5.0

350

7.0

6.0

5.0

4.0

3.0

0

5节药生产技术

5.1拌种

播前小麦种子采用两次拌种法,首先用杀菌剂药剂拌种,具体参照GB/T8321执行。种子阴干后用高浓度吡虫啉杀虫剂拌种,100kg小麦种子用70%吡虫啉种衣剂500g,种子与药浆重量比例100:1.5~2.0。

5.2冬前杂草防治

待小麦3~4叶龄,0cm~5cm地温5℃以上,集中防治麦田禾本科杂草。冬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