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中戏”结构在微电影《正途》创作中的运用与研究.pdf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一、研究背景1
(一)理论背景1
(二)实践背景1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2
(一)从社会价值看研究目的2
(二)从创作实践看研究意义2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2
(一)关于“戏中戏”结构的概念界定4
(二)关于“戏中戏”结构的叙事策略研究5
(三)关于“戏中戏”结构的互文性表达研究5
(四)关于“戏中戏”结构的审美价值与情感表达研究6
四、研究方法6
(一)文献研究法6
(二)电影文本分析法6
(三)比较研究法7
注释7
第二章微电影《正途》导演阐述8
一、微电影《正途》作品阐述8
(一)剧本的立意及主题思想的表达8
(二)角色的刻画及戏剧冲突的体现9
(三)风格的定位及节奏处理的要求9
二、微电影《正途》的创作实践9
(一)微电影《正途》前期筹备9
(二)微电影《正途》拍摄过程11
(三)微电影《正途》后期创作12
注释12
第三章微电影《正途》中“戏中戏”的叙事表达13
一、微电影《正途》叙事逻辑的多样性13
(一)戏中戏结构的嵌套逻辑13
(二)戏中戏结构的“对话”逻辑13
(三)戏中戏结构的环形逻辑14
二、微电影《正途》叙事时空的跳跃性14
(一)时间的变形:推动戏中戏剧情发展14
(二)空间的构建:模糊戏中戏故事界限15
(三)时空的跳跃:丰富戏中戏意向内涵15
三、微电影《正途》叙事视角的复杂性16
(一)全知视角构建故事主线16
(二)内聚视角揭露影片悬念17
(三)外聚视角传达深层意义17
注释18
第四章微电影《正途》中“戏中戏”的互文性表达19
一、微电影《正途》中文本与影片的隐含符号19
(一)“一语双关”升华戏中戏创作的主题19
(二)“多层嵌套”架构戏中戏结构的桥梁19
(三)“内外”立场回归戏中戏情节的核心20
二、微电影《正途》中人物群体的意识重构20
(一)戏内:以元人物为核心重构人物形象20
(二)戏外:与剧本深入交流营建造梦机制21
(三)戏内外:角色与角色和解构成指涉关系21
三、微电影《正途》中社会批判的互融互通22
(一)群体视域融合,激励创作主动性22
(二)打破传统模式,建构影片自反性23
(三)追寻“母题”灵魂,诱发社会话题性24
注释24
第五章微电影《正途》中“戏中戏”的审美表达25
一、微电影《正途》中的感官美25
(一)“一人多角”丰满戏中戏人物造型25
(二)相悖光影捕捉戏中戏情愫细节26
(三)各式镜头确保戏中戏节奏流畅26
二、微电影《正途》中的理性美27
(一)内心外化解读戏中戏人性本质27
(二)多线并行引发戏中戏矛盾冲突27
(三)真情实感触动戏中戏人物内心28
三、微电影《正途》中的感性美28
(一)隐喻之美映照审美移情的延伸性28
(二)间离之美构建文本潜在的虚拟性29
(三)反衬之美凸显人物命运的差异性30
注释30
第六章微电影《正途》的反思与总结31
一、微电影《正途》创作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31
二、微电影《正途》创作过程中的收获31
结语33
参考文献34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同时受
到网络媒体信息传播速度快、成本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微电影凭借低门槛、微
投资、短周期等特点,逐渐成为众多怀揣理想的青年导演发挥自己创作才能的方
式之一。在此之中,以“戏中戏”为结构的微电影在我国的发展不久远且不多见。
这类微电影通常指的是在影视作品中将两个相互联系、具有独立叙事特征的故事,
通过巧妙的互文性处理,使两个独立的故事进行交叉融合,并将其中蕴含的情感
传递给受众,从而构建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实现影视作品的价值传递